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區域經濟  > 正文

多地社保繳費基數標準上浮

2015-01-04 14:4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多地社保繳費基數標準上浮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但目前我國的確存在五險一金佔工資比例偏高狀態,急需廣集民智、集中攻關,制定一個符合國情、統籌各方、切實可行的頂層設計

  步入2015年,《經濟日報》記者梳理,全國已有天津、重慶、福建、江西等地執行新的社保繳費基數標準。與2014年相比,用人單位和職工需要繳納的社保費用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天津市人社局近日公佈,2015年天津用人單位和職工繳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費基數的最低和最高標準分別為2812元和14058元。據記者查詢測算,天津2015年城鎮職工社保繳費基數下限上調282元,上限則上調了1278元,漲幅分別為11%和10%。

  公開資訊顯示,除天津市外,2015年1月1日起,福建省無雇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月繳納養老保險費基數按1600元執行,按此標準計算,月繳納養老保險費將比以往增加60元;在江西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2015年繳費基數最低為1550元、最高為11625元,較去年分別增加130元和975元。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動關係系主任喬健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各地對社保繳費基數的調整,主要是基於上一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但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社會平均工資存在虛高成分,並不能完全反映出社會群體平均收入的真實情況。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但目前情況是,除了每年持續上調的繳費基數外,我國企業職工的社保繳費率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我國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5項社保的繳費比例,企業為29.8%,其中養老20%、醫療6%、失業2%、工傷1%、生育0.8%;個人累計已達到11%左右,合計超過個人工資的40%,在國際上屬於偏高水準。

  “如果説,五險一金已經達到與可支配工資對等的程度,確實到了比較高的程度。”喬健認為,社保繳費基數提高幅度過大,勢必會加大企業和低收入群體的繳費負擔。

  為什麼會出現五險一金佔工資比例偏高的狀態?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劉燕斌分析認為,一方面,我國社會保險制度建立時間較晚,由於歷史原因造成了部分人員沒有繳費或繳費積累不足,但按規定仍可享受社保待遇,為此社會保險基金需要承擔鉅額的“改革成本”以支撐運作;另一方面,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速、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空間有限等問題,也使社會保險費率需要保持在較高的水準上。

  與此同時,養老金的替代率水準是否能夠得到相應提高,同樣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所謂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準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準之間的比率,是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後生活保障水準差異的基本指標之一。

  “從勞動者角度來看,最關心的就是社保的繳費和收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高慶波説。

  面對備受關注的養老保險統籌,急需廣集民智、集中攻關,制定一個符合國情、統籌各方、切實可行的頂層設計。

  在喬健看來,從收入分配角度考慮,應注意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和協調。比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與企業並軌的同時,需要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特別是規範收入分配秩序。

  “城鎮居民收入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將有利於提高低收入人群參保和繳費能力。當最低工資保障水準不斷提高,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切實有效實行後,低收入人群才會有意願加入到社會保險中來。”喬健説。

  財政部發佈《關於2013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的説明》顯示,2013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35994億元。不過,按照現行規定,這筆錢只能存銀行、購買國債,雖然保證了基金安全,但基金收益較低,趕不上物價上漲幅度,這就造成了社保基金的貶值。如何實現既降低繳費水準,又不影響當期社保繳費收入,尚需進一步研究。

  據人社部方面透露,目前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方向已經確定,在具體方案的設計上,重點是統一確定繳費的基數和費率,歸集中央統籌基金進行省際的餘缺調劑,同時允許省級地區在確保全國統籌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費率和待遇調整浮動幅度,從而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原標題:今年多地社保繳費基數標準上浮 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方向確定,重點統一繳費基數和費率)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