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空氣污染嚴重,歷史欠下的債和自然條件的劣勢,都是其中肇因。如果不顧這些情況,只用空氣達標天數的絕對值,來同其他地區進行橫向對比,這或許也是一種不公平。
據環境保護部網站消息,環保部近日發佈了2014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和直轄市、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空氣品質現狀。數據顯示,空氣品質相對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別是保定、邢臺、石家莊、唐山、邯鄲、衡水、濟南、廊坊、鄭州和天津。
説實話,這樣的排行榜完全是在預料之中的,它的靜態源於空氣污染治理的持續性,也就是説,相較于那些空氣品質好的城市,空氣差的城市花再大的力氣去治理,短時間內也不能得到實質性的改觀。
之所以這樣講,倒不是説公佈最差空氣品質城市排名是沒有必要的,畢竟作為資訊公開的題中之意,這一舉措也是對公眾知情權的尊重。同時,它也在提醒著那些空氣品質差的地方政府,要認識到改善當地空氣品質任務的艱巨性和緊迫性。但是,公佈是一回事兒,我們如何來認識,理性對待空氣污染卻是另外一回事兒,事實上,僅僅橫向地進行城市空氣品質對比,是不夠全面的,這無助於我們客觀地認識大氣污染現狀。
為何會這樣説呢?因為在不同的地區,囿于自然條件的限制以及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空氣污染的成因和程度顯然不會一樣。比如位於京津冀地區的河北,2013年我國粗鋼産量有7.8億噸,河北就佔了1.9億噸,相較于珠三角地區,這邊的空氣流動性還差,所以,當地空氣污染嚴重,歷史欠下的債和自然條件的劣勢,都是其中肇因。如果不顧這些情況,只用空氣達標天數的絕對值,來同其他地區進行橫向對比,這或許也是一種不公平。
在這樣的對比排行下,會給公眾造成一些錯位的認知。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對於空氣品質最差的十個城市來講,即便是當地空氣品質有所改善,人們也看不到;而對於那些空氣品質排名前十的城市來講,或許在空氣污染治理方面做得不多,卻照樣讓人們認為當地的空氣清新,因為這些南方沿海城市,基本上不會為此擔憂。
對於那些空氣品質較好的城市,也並不能説他們就不存在空氣治理難題,只是相對來講,問題輕一點罷了。
所以,我們在看待最差空氣品質城市排名的時候,不妨多一些縱向的對比。就像2014年環保部公佈的數據,儘管京津冀地區的城市污染狀況較為嚴重,但與去年相比,平均達標天數卻上升了5.3個百分點,這也足以證明該地區為空氣污染治理所做出的努力。而假如只靜止地看幾個城市的排名,恐怕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張松超)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