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商務部回應“賣奶難”:並非受進口衝擊

2015-01-22 09:2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轉發 打印

  針對最近一些地方出現的“賣奶難”和“倒奶”,昨日(1月21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稱,這並不一定都是受進口洋奶粉的衝擊。

  沈丹陽介紹說,國內乳制品的供求關係實際上有周期性波動的特點,比如前5年我國乳制品進口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2013年,中國進口乳制品增幅曾經高達37%,但這期間國內仍出現奶源緊張和搶奶的現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海關統計顯示,2014年進口乳制品增長了17.9%,增幅與2013年相比出現明顯下降。“為什麼反而出現 賣奶難 ,甚至殺牛倒奶的現象呢?”沈丹陽解釋說,這與乳制品國內外價差比較大、國內企業增加使用進口乳制品相關,也跟國內乳制品產業整體水平比較低、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信心不足有很大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擔心中澳自貿區協定一旦簽署,會對國內乳業產生衝擊。沈丹陽說,這種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時這種擔心大可不必過分放大,“這是因為在中澳自貿協定談判中,我們已經考慮了在逐步減免關稅的同時,對乳制品等產品要給予適當的保護。”

  沈丹陽說,為了使國內產業能有較長時間來逐步適應,包括乳制品在內的許多產品的關稅降稅期一般都長達8∼10年,而且少數產品還設置了特殊保障機制。

  “這個特殊保障機制就像一個安全閥,一旦進口數量超過規定的上限,就不再實施自貿區的稅率,而是恢復實施正常的最惠國稅率。”沈丹陽說,“不僅如此,降稅期結束後,這個機制還要再保留幾年,在確認降稅對國內產業沒有產生衝擊之後才最終結束。”

  沈丹陽還表示,關于乳制品,中澳雙方的談判結果是:包括奶粉等在內,我國目前對主要乳制品實施的10%∼20%的關稅將分9∼11年才逐步降為零,其中奶粉還特別保留了特殊保障機制。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