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組部表示,有關部門表示正積極研究修改綠卡審批管理辦法,降低綠卡門檻,設置更加靈活務實的申請條件,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一直以來,中國綠卡被認為“卡得太緊”。事實亦如此,自2004年中國實行綠卡制度以來,年均發卡僅248張。一方面需要海外人才,另一方面絕大部分在華外國人申請不到綠卡。對此,專家建議設一整套接納海外人才的管理體系,甚至可以開放投資移民、建立移民局。
持中國綠卡享公民待遇
出入境無需簽證,享受醫保、公積金等公民待遇
中國綠卡是“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通俗稱呼。在很多常住中國的“老外”眼中,中國綠卡是個“香餑餑”,當然是極難拿到。
2012年5月17日,當時擔任青島一家機電公司董事長的義大利人白希偉拿到了綠卡。在領取現場,他親吻綠卡,大聲説:“我嫁給中國了,應該慶祝一下。”
此前,白希偉拿著一年期的工作簽證。每年延期前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必須呆在青島,哪兒也不能去,幾次棘手的問題都因為證件原因沒有成行。白希偉在2011年初向青島出入境管理局提交了申請材料,等待了1年多後拿到了綠卡。白希偉當時的秘書李琳琳回憶説,很少有人辦綠卡,大家都不熟悉辦理流程。等待時間有點長,而且申請時材料準備得多,包括義大利政府也要提供證明。
雖然麻煩了一些,但是李琳琳説,綠卡真的為白希偉帶來了方便。拿著它,坐飛機住酒店都沒問題。只要拿著綠卡和護照,就可以直接進出中國,無需簽證。
外國人持有綠卡並非享有“超國民待遇”。根據2012年12月,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安部等25部門聯合下發的《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享有相關待遇的辦法》,持有中國綠卡的外籍人員除政治權利和法律法規規定不可享有的特定權利和義務外,原則上和中國公民享有相同權利,承擔相同義務。
比如持綠卡人員的子女可在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享受本地居民待遇,可以參加社保;在住房公積金、繳納所得稅、辦理金融業務、進行國內商旅消費、申請機動車駕駛證等方面都享受與中國公民同等待遇。
外國人想拿綠卡不容易
海外高層次人口引進計劃,也並非都拿到了綠卡
白希偉成功辦成綠卡後,他的朋友都在諮詢,很多人也躍躍欲試。但是,至今再沒有一個人辦下來。
在以色列人Gail Zohar(中文名“高玲”)看來也實屬正常。她來中國11年,在北京一家電臺當了6年雙語主持人,不僅自己沒有綠卡,周圍的朋友也沒有一個拿到。
“要是有機會,我非常想要綠卡。我查過好幾次申請的條款,還去諮詢過一次。公安局的人很友好,很熱情,可惜我就是不符合條件啊。”高玲説。
綠卡之於她的意義,除了方便,最重要的是身份認同,是一種穩定感。“我的整個生活都在北京,已經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回國反倒有點不適應。我的未來也在中國,可是每年都要重新辦簽證,很麻煩。”
據數據統計,自2004年中國實行綠卡制度至2011年底,持有綠卡的外國人4752人,年均發放量248張,而在華常住的外籍人口已達60萬。
這種巨大的數字反差,源於中國綠卡的門檻高。目前其申請類型主要分為“投資”、“技術”、“親友團聚”三類。如技術類要求為:執行國家重點項目,在高新技術等企業擔任副總經理、副廠長職務以上或副教授、副研究員職稱以上;對中國有重大突出貢獻以及國家特別需要的人員等。
的確如高玲所説,想拿中國綠卡不容易。像中國綠卡第一人是北京農業機械化科學院的美國專家寒春,她是英國作家伏尼契的孫女、楊振寧的同學。
即便從2008年開始,我國啟動海外高層次人口引進計劃(簡稱“千人計劃”),該計劃內的外籍人才都可以申請,但並非都拿到了綠卡。
長期研究移民法的北理工法學院教授劉國福告訴記者,在2012年和2013年,綠卡審批相對寬鬆,獲批人數有較大幅度增長,但是相對整個群體來説,仍然沒有根本性改變。
專家建議發放“華裔卡”
為海外華裔回國效力提供便利;同時放開投資移民
在劉國福看來,中國綠卡門檻太高。想申請的很難符合條件,真正需要吸引的人也不一定願意來。
自從2004年頒布以來,《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沒有進行重新修訂。不過,近日,中組部表示,有關部門正積極研究修改綠卡審批管理辦法,降低綠卡門檻,設置更加靈活務實的申請條件,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
據劉國福介紹,2012年通過了《出境入境管理法》,其中有一條是要制定外國人在華永久居留的審批管理辦法。
當年,公安部會同外交部修訂《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並呈報國務院審批。
今年5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召開外國專家座談會,指出中華民族歷來具有尚賢愛才的優良傳統。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
在座談會上,習近平特別強調,外國專家主管部門要繼續完善外國人才引進體制機制,切實保護智慧財産權,保障外國人才合法權益,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人才給予表彰獎勵,讓有志於來華發展的外國人才來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動。
對此,長期關注移民問題的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認為,中國轉型要靠人才來支撐,過去是“投資驅動”,現在是“人才驅動”;以前利用“外資”,現在要利用“外才”;之前我們靠農民工的流動,未來我們要靠國際人才在中國的流動。
很多國家都將“綠卡”作為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商品對世界大範圍“順差”,但是中國人才對外卻是大幅“逆差”,如何消除這一“逆差”?王輝耀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最為重要的是降低“門檻”,比如海外有博士學位,或者有工作經驗的碩士,或者對於僱主來説比較稀缺的專業人才,都可以發放綠卡。中國海外使館也可以開放接受中國綠卡的申請,擴大辦理的範圍。或者效倣印度的做法,發放“華裔卡”,為海外華裔回國效力提供便利。
在他的設想中,中國未來可以建立一整套接納海外人才的管理體系,甚至可以開放投資移民、建立移民局。他説:“中國傳統上是非移民國家,但這並非絕對。人才流動是一個國際趨勢,不取決於是不是移民國家。中國現在有很多機會,全世界的人都想來發展。”
中國綠卡 即《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是指外國人在中國居留期限不受限制,綠卡是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的合法身份證件,可以單獨使用,憑有效護照和綠卡出入中國國境。審批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申請的機關是公安部。綠卡有效期為五年或者十年,在證件有效期滿前一個月以內申請換發。
新京報記者 儲信艷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