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中移動創新困境:從OMS到飛聊 缺網際網路思維

2013-11-18 09:42 來源:光明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馬曉芳

  [ “中國移動作為傳統通信廠商,嚴重缺乏網際網路思維。”中國移動南方基地一名中層對記者這樣感慨 ]

  沒有哪家國企能夠跟“自主創新”幾個字聯繫得如此緊密,但中國移動做到了。

  “十年開拓,中國移動探索了一條從小到大再到強、從跟隨模倣到整合創新再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2010年,國資委在網站上對於中國移動的“自主創新”給予高度評價。

  就三大運營商而言,中國移動在創新上的領先不言而喻。誰都無法否認,是中國移動扛起了中國3G自主創新的大旗——TD-SCDMA,並且完成了工信部設定的目標:三分天下有其一。

  但是,能否稱中國移動是一傢具有自主創新精神的公司?恐怕沒有人能給出一致的答案。從Ophone到飛聊,中國移動也給出了一系列反面案例。

  在收入下滑、行業競爭加劇、OTT衝擊嚴重的大背景下,中國移動的創新挑戰重重。儘管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管道提供者,但在這輪大潮中,中國移動卻始終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移動將一步步錯失機遇還是突破體制之困迎頭趕上?

  到今年7月為止,中國移動一款手機IM軟體的用戶被通知,從10日開始,用戶將無法用飛聊接收和發送飛信資訊,同時,來自中國移動的內部消息稱,中國移動已經正式停止對飛聊的研發,産品與運營團隊也解散。

  飛聊是中國移動在2011年9月28日正式推出的一款手機IM軟體,其競爭對手是騰訊當時剛剛面世的微信,可惜,從推出到停止運營兩年左右的時間,飛聊僅僅發展了不足300萬用戶。

  與此同時,微信卻突飛猛進地迎來爆髮式增長,到2013年1月,微信用戶已經達到3億,到目前為止,據估計,微信用戶已經接近或者達到6億,而中國移動的用戶總數也不過7.55億。

  如果把飛信也考慮在內,對比將更加明顯。飛信是中國移動在2007年推出的一款PC IM,“歷史”沒有QQ那麼悠久,但比微信的誕生整整早了4年,到2012年,飛信的活躍用戶達到1億左右,但是增速卻完全不能與微信相提並論。除了飛信之外,中國移動早期最被寄予厚望的移動增值業務139郵箱,目前也基本“半死不活”。

  類似的案例還有OMS,OMS是中國移動為了拉動TD終端,2009年基於Android平臺推出的一款作業系統,這在當時的運營商市場屬於首創,對於中國移動而言,這個平臺的意義在於,中國移動可以據此佔據移動網際網路的入口。

  但是,由於Android平臺不斷更新,OMS的升級速度逐步跟不上了,用戶體驗開始出現問題。對於很多外資廠商來説,定制中國移動版OMS,需要在全球統一版本上進行二次研發和額外投入,支援熱情也越來越低,除此之外,第三方應用開發商也需要開發針對OMS的新版本,OMS生態系統的建設挑戰越來越大。

  兩三年之後,OMS已經不再出現在中國移動的官方宣傳中,中國移動對定制終端,也不再要求必須採用OMS作業系統,雖然沒有明確宣佈,但中國移動已經基本放棄了OMS。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説,中國移動的實力都非常雄厚,飛聊等IM起步並不晚,但為什麼在與QQ、微信的競爭中最終敗下陣來?

  體制和機制是最主要的原因。中國移動的網際網路産品,大多由第三方廠商負責運營,中國移動自己負責推廣,比如,飛信、飛聊都是由中國移動南方基地負責,上市公司神州泰嶽運營,OMS由中國移動研究院負責,播思公司支援,但發展初期飛聊、飛信都被列入移動各省公司KPI,OMS也是中國移動定制終端的強制要求,這種做法雖然在初期保證了一定的用戶規模,但當中國移動取消對飛聊、飛信的KPI考核後,用戶增速已經大不如前。

  “中國移動作為傳統通信廠商,嚴重缺乏網際網路思維。”中國移動南方基地一名中層對記者這樣感慨。在網際網路領域,無論是産品更新還是決策流程都是“唯快不破”,而這在中國移動是不可能實現的。中國移動早在2012年就決定成立網際網路公司,但到目前為止,公司仍未正式註冊和成立。

  再比如,網際網路企業會在産品還不夠成熟時就推向市場,然後根據用戶反饋不斷完善,從beta版到正式版都充分聽取用戶意見,但同樣一款産品,中國移動會先用一年多時間內部研發,相對成熟時才正式公佈,但此時往往已經被網際網路企業拋在了身後。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