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日,中央電視臺的“央視新聞”公眾賬號在微信正式上線。當天,央視動用了嚴肅的《新聞聯播》來推廣這個賬號。一天之內,“央視新聞” 在微信上的粉絲漲了11萬,後臺收到了11萬條的留言回復。
央視的許多新聞操作方式也從此被改寫——在剛發生的蘆山地震中,央視開始頻繁使用微信和觀眾進行互動,地震尋親節目中開始在螢幕右下方打上央視自己的微信二維碼。
和央視一樣,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開始投入微信的懷抱。微信開始取代手機App及微博,成為各類媒體爭奪的最重要陣地。此外,微信還出現了各類原生於這個平臺的所謂自媒體。
媒體的爭相涌入大大加速了微信的普及,也使得微信在和新浪微博爭奪用戶碎片時間上的戰爭迅速佔據上風。
但面對媒體空前的熱情,騰訊顯得似乎有些矛盾:一方面,微信媒體的快速發展加劇了微信平臺的內容審核負擔,另一方面,新浪微博此前出現的媒體資訊轟炸擾民現象,也讓騰訊不得不有所防範。
如何對待微信上日益火爆的媒體?恐怕是馬化騰和張小龍馬上需要面對的問題。
媒體趨之如鶩
2012年初,微信低調地選定了南方週末、極客公園、愛范兒等幾家媒體,作為首批進駐微信公眾平臺的媒體,並反覆改進公眾平臺的後臺。
很快,微信的公眾平臺讓各大媒體趨之若鶩,一時間,各類報紙、雜誌、電視臺紛紛到微信上開設官方賬號。
微信在媒體中受到追捧並非偶然,從産品設計上來説,微信也滿足了許多媒體的需求。
“對媒體來説,微信公眾賬號最大的特點就是封閉訂閱的概念。它有好幾個億的用戶,媒體會有一種封閉發行的感覺,這是媒體非常喜歡微信的一點。” 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副總經理潘樂群指出。
“微信推送的功能對我們來説至關重要。”較早進駐微信的《天下網商》雜誌執行主編許維認為,微信讓媒體文章的達到率大幅提升。
過去每天主動點擊《天下網商》網站的用戶並不多,而通過微博發送的文章每天也不見得有許多人閱讀。但訂閱了《天下網商》微信賬號的用戶,點開文章閱讀的比例非常高。許維表示,微信公眾賬號為《天下網商》積累了許多忠實的讀者,這是過去其他傳播介質沒有的。
微信上新式的發行方式,既具備了手機報的精準推送功能,又具備了電子雜誌的圖文並茂的優點,還具備了微博式的病毒傳播優勢。
微信公眾賬號的開通,使得央視新聞的傳播方式也開始發生很大改變。在過去,央視的節目只是單向的播出,而開通了微信賬號後,新聞變得可以互動。
“電視往往集中在一個封閉的系統裏,故互動程度不高。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新媒體的互動優勢,來改變觀眾對電視的一些看法,跟電視的相關內容方面形成互補。”央視新聞的微信相關負責人指出。
在蘆山地震發生後,央視的微信賬號快速滾動播發消息,並首次推出了實時視頻直播。此後,央視又做了一些地震尋親的節目,把二維碼放到了電視的螢幕上,當天只放了一個多小時,用戶就漲了10萬。“微信網友的評論品質是非常高的,比微博網友的評論要高。” 央視新聞的微信相關負責人指出。
進駐微信,使得媒體的生産作業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也大大提升了媒體的傳播效果。
媒體的進駐,客觀上也大大加速了微信的崛起——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標誌就是微信開始在用戶使用時間上打敗了微博。
在一年前,大部分用戶還在通過微博看新聞,後來,大批用戶把看新聞的需求轉移到了微信上。可以説,大量媒體的進駐大大提升了微信的用戶黏性,打破了微信單一的社交屬性,很多人開始利用碎片時間閱讀微信公共賬號。
尤其是一些高品質的文章,很容易成為微信上當天討論的熱點,並成為人們在微信上日常社交的很重要一部分。而用戶將媒體文章轉發到微信朋友圈中,也大大帶動了微信朋友圈的崛起。
從用戶習慣上來説,微信讓用戶變得更懶——人們不再想自己到網上去找新聞,而是習慣看那些媒體賬號主動推送給他們的優質內容。
此外,各類媒體進駐微信,也間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教育用戶的功能,吸引了更多的用戶開始使用微信。
“假如沒有這些媒體的進駐,微信可能就是一個點對點的網路短信平臺而已。” 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副總經理潘樂群指出。
在早期,微信更多的是一個點對點的通信産品,起到了對短信的替代功能,用戶分散在一個個資訊孤島上——此時的微信更像是一個工具了App,而工具類App的黏性通常並不高。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