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韓國抱怨遭中國“不公對待”向WTO訴苦,我外交部:民意如此
資料圖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 環球時報記者 王盼盼]“韓國已向世貿組織(WTO)對中國反制薩德的措施提出抗議”——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周亨煥20日在國會的這一表態引發多方關注。多家韓國和西方媒體20日均引述韓國官員的話強調:“這不是正式起訴,而是要求WTO調查中國是否公正地履行貿易協定”。彭博社20日評論稱,韓國走出“試探性、象徵性的一步”,“WTO網站明確寫道,其有不同的程式解決一起爭端,但是鼓勵各成員國互相協商、在法庭之外解決問題。”
據韓國《韓民族新聞》20日報道,參加本月16日—17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WTO服務貿易理事會的韓國産業部相關人士證實,已經在會議上公開就中國“反制薩德”的措施提出質疑,並將繼續通過多種渠道向中方施壓。周亨煥20日在國會表示,已向WTO提出,中國在旅遊、流通領域針對“薩德”入韓實施的反制措施或有違WTO的基本原則,即“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原則,呼籲中方遵守義務。他稱,中國政府不會向WTO承認針對“薩德”入韓採取了相應措施,但是韓國政府應明確指出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韓國政府將在繼續蒐集證據的同時,妥當應對韓企遭受的不合理待遇。
“提出質疑不代表正式向WTO起訴中國”,《韓民族新聞》引述韓國産業部相關人士的話稱,若要向WTO提起訴訟,需要提出具體證據,但中國多口頭下達“限韓令”,或以國內法為藉口實施反制,取證不易。彭博社20日稱,這一行動更多是象徵性的,正如韓國官員所稱,“這並非要求WTO解決爭端的法律步驟,而是為了在多邊場合提出問題”。文章評論稱,這可能對中國造成一些壓力,尤其是中國最近堅定地支援WTO在維護國際自由貿易方面的作用。
“針對韓國向WTO喊冤,中國政府強調這是民意”,韓國SBS電視臺20日報道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支援中韓雙方開展正常的經貿往來,但這需要相應的民意基礎。與此同時,中方反對“薩德”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報道稱,“以民意為基礎”是中國政府最近針對抵制樂天和中斷韓國團體旅遊等問題上的一貫説法,實際上就是“中國民眾因為反對薩德而自發進行各種反制措施,這與中國政府無關”。
路透社20日稱,分析人士認為,在WTO提出抗議後,韓國將決定接下來採取什麼步驟,或繼續提出擔憂,講清楚中國錯在哪,或正式提出貿易糾紛。報道稱,韓國不少國會議員指責政府失職,未能對中方的行為做出堅決反應。不過,韓方所能有的應對措施似乎有限。熟悉內情的人士稱,上週末在德國舉行的G20財長會議上,韓國爭取舉行中韓財長雙邊會晤的努力失敗,原因是北京未理會首爾的相關請求。
韓國紐西斯通訊社20日稱,如果中韓關係持續惡化,韓國遭受的經濟損失可能高達22萬億韓元(約合200億美元),約佔韓國GDP的1.6%。韓國産業銀行經濟研究所21日將發表《部署薩德和中韓關係惡化給韓國相關産業帶來的影響》研究報告,指出中韓關係未來發展有兩大可能,一種是維持現有狀態,那麼韓國遭受的經濟損失將達11.17萬億韓元。第二種可能是中韓關係陷入長期惡化狀態,隨著中國國內反韓情緒氾濫,韓國相關産業所受損失可能翻番。研究人員表示,從以往中國對日本和臺灣地區進行經濟制裁的前例看,未來中國對韓反制措施有可能進一步增強,中國國內的抵制韓國商品運動可能進一步升溫。
韓國《國民日報》20日刊登評論指出,不僅是外交和安保,韓國甚至連政治、經濟等也陷入“薩德黑洞”。現在回顧“薩德”部署進程,韓國外交安保高官的樂觀論調簡直達到危險程度。文章稱,在朝鮮2016年初進行第四次核子試驗後,樸槿惠很有可能出於憤怒情緒做出部署“薩德”的決定,這造成了連美國也沒想到的“韓國邀請部署薩德”情況發生。如果韓國真的完成部署“薩德”,那麼中國對此採取報復措施也不可避免。
《國民日報》的文章稱,現在還有所謂專家拿當年釣魚島爭端激化時中國對日本的經濟制裁“效果不明顯”為韓國打氣,但日韓兩國無論是經濟結構還是對華經濟依賴程度都完全不同,因此不能簡單類比。對華貿易僅佔日本GDP的不足4%,但韓國GDP的22%是從對華貿易中産生的。如果中國對現代和三星等核心企業進行打擊,甚至中斷即將到來的560億美元貨幣互換協議,那麼韓國經濟的根基有可能發生動搖。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