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 正文

中國遊客“爆買日本”的真問題

2015-02-27 11:0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遊客在高島屋大阪店購物

   “贏了,中國的各位,你們也高興了,去日本橋多買點東西,高高興興地帶回去吧。”中國超級聯賽第三名廣州富力隊在客場戰勝日本三冠王大阪鋼巴之後,有日本球迷如此在論壇上留言。而各種吐槽調侃中,不乏“中華聯賽崛起,J聯賽已成夕陽聯賽”的哀嘆。

   搜了一下資料,原來日本球迷説的日本橋很不簡單。現在的日本橋于1911年完工,這一年正好是明治44年,日本收回關稅自主。日本橋是日本步入強國的象徵性建築,橋頭的青銅麒麟張開的翅膀,象徵著明治時代日本社會的騰飛。

   日本橋一帶,除了大型百貨店以外,還分佈著許多從江戶時代承傳下來的百年老店。不知道是否真有中國球迷在看完比賽之後,來到日本橋購物,並帶著雙重的喜悅離開。但在這個春節假期,足足45萬中國遊客赴日本購物,狂擲了千億日元。從智慧馬桶蓋電飯煲,到300元一公斤的大米,似乎能夠買到、能夠搬得動的日常用品,都成了中國遊客購買的目標。由於購物慾望強烈,花錢毫不手軟,日本媒體將之稱為“爆買”——這個詞實在貼切。而由於日本個人消費持續萎靡不足,富士電視臺甚至聲稱,未來抓不住中國遊客,就無法實現經濟增長。

   千里送君馬桶蓋。考慮到“抵制日貨”的情形尚不遙遠,國人一下子迸發出的日貨熱情,實在令人有些摸不著頭腦。而看鳳凰網的線上調查,57%的網民表示,“爆買日本”其實是全球化時代正常的旅遊購物,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而表示出於愛國心和對於本土品牌的信任,會堅持買國貨者,僅僅只有34%。似乎在瞬間,中國從一個民族主義涌動的地方,變成了全球化的擁躉和動力源,中國民眾心態也從狹隘敏感變得開放自信。

   變化當然不可能真的在“瞬間”發生。在宏觀層面上,中國崛起和日本增長無力,也已經是既成事實,日本領先亞洲的現實已被打破,美國歐洲以及各個鄰國談及亞洲未來,首先提及中國而不再是日本。中日問題專家朱建榮援引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3月發表的《亞洲經濟體競爭力2014年度報告》稱,2013年亞洲37個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排名錶裏,日本下降至第23位。1990年,中國的GDP為日本的1/8,2000年為日本的1/4,而到了2010年,取代了日本從1968年以來長達42年為世界第二的地位,2014年底,按照美元匯率計算,中國GDP又成為日本的兩倍。也正是由於中國經濟基礎水漲船高,在財團介入下,中國職業足球才能大手筆購買外援,實力讓其他國家球迷各種羨慕嫉妒恨。

   而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進入高速增長時期之後,與經濟增長相伴隨的是中國技術研究、開發能力獲得大幅度提高。不但貿易結構由原來的垂直分工走向水準分工,就是在最尖端的科技研究方面,經過幾十年追趕,也已經在很多方面超越日本,比如宇航技術、電子産業和資訊産業等。而學習自日本的高鐵技術,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日本。

   在日常生活用品領域,從中國進口的農副産品幾乎每天都出現在日本人的餐桌上,已經有評論家驚呼日本即將成為中國農産品的殖民地——“Made in China”全面打入日本服裝、食品、電器、工具等市場。而據朱先生描述,與以前最為不同的是,一般老百姓過去總抱怨中國的産品品質低劣,現在很少聽到這類説法了。也許,在國人興高采烈一頭大汗搬運回國的日貨中,依然有不少是Made in China。

   中國真的造不出好智慧馬桶蓋,造不出好電飯煲,生産不出最優質大米嗎?坦率説,我不是把匠人精神挂在嘴邊的“情懷黨”,但了解過日本水俁病、“痛痛病”等重金屬污染事件之後,也不難發現,食品安全、環境污染、製造業升級等等,都是後發國家在高速發展中遭遇相似的成長之痛。

   那麼,跳出“中國製造業和日本製造業哪家強”“中國製造需不需要生産智慧馬桶”等偽問題,“爆買日本”背後的真問題是什麼?很明顯,是傳統經濟結構中被忽視壓抑的中産消費慾望,與現實中國製造之間存在的嚴重不匹配。這是中國製造轉型升級與中國消費轉型升級未能同速同步的問題,也是中國從溫飽型社會轉型為小康社會(中産社會)必然遭遇的問題。

   中國內需不振的假像在日本蕩然無存,接下來,就看中國製造如何追趕中國消費了。但實際上,作為市場經濟的信徒,不會看不到面對市場時候,中國製造表現出的強大成長性——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最後放棄了三星、新力手機,入手了華為或小米?(謝勇)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