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中辦國辦:探索建立公民所有資訊一卡通制度

2015-04-14 13:3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

  新華網北京4月13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關於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全文如下。

  為有效應對影響社會安全穩定的突出問題,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嚴密防範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面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牢牢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要求,著力提高動態化、資訊化條件下駕馭社會治安局勢能力,以確保公共安全、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為目標,以突出治安問題為導向,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資訊化為引領,以基礎建設為支撐,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健全點線面結合、網上網下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結合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二)目標任務。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綜治協調、各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工作格局,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運作機制,編織社會治安防控網,提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法治化、社會化、資訊化水準,增強社會治安整體防控能力,努力使影響公共安全的暴力恐怖犯罪、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等得到有效遏制,使影響群眾安全感的多發性案件和公共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範,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社會更加和諧有序。

  二、加強社會治安防控網建設

  (三)加強社會面治安防控網建設。根據人口密度、治安狀況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科學劃分巡邏區域,優化防控力量佈局,加強公安與武警聯勤武裝巡邏,建立健全指揮和保障機制,完善早晚高峰等節點人員密集場所重點勤務工作機制,減少死角和盲區,提升社會面動態控制能力。加強公共交通安保工作,強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和日常管理,完善和落實安檢制度,加強對公交車站、地鐵站、機場、火車站、碼頭、口岸、高鐵沿線等重點部位的安全保衛,嚴防針對公共交通工具的暴力恐怖襲擊和個人極端案(事)件。完善幼兒園、學校、金融機構、商業場所、醫院等重點場所安全防範機制,強化重點場所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確保秩序良好。加強對偏遠農村、城鄉接合部、城中村等社會治安重點地區、重點部位以及各類社會治安突出問題的排查整治。總結推廣零命案縣(市、區、旗)和刑事案件零發案社區的經驗,加強規律性研究,及時發現和處置引發命案和極端事件的苗頭性問題,預防和減少重特大案(事)件特別是命案的發生。

  (四)加強重點行業治安防控網建設。切實加強旅館業、舊貨業、公章刻製業、機動車改裝業、廢品收購業、娛樂服務業等重點行業的治安管理工作,落實法人責任,推動實名制登記,推進治安管理資訊系統建設。加強郵件、快件寄遞和物流運輸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禁寄物品名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預防利用寄遞、物流渠道實施違法犯罪。持續開展治爆緝槍、管制刀具治理等整治行動,對危爆物品採取源頭控制、定點銷售、流向管控、實名登記等全過程管理措施,嚴防危爆物品非法流散社會。加強社區服刑人員、揚言報復社會人員、易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刑滿釋放人員、吸毒人員、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險行為人群等特殊人群的服務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關懷幫扶體系,加大政府經費支援力度,加強相關專業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等建設,落實教育、矯治、管理以及綜合干預措施。

  (五)加強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治安防控網建設。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推動社會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把網格化管理列入城鄉規劃,將人、地、物、事、組織等基本治安要素納入網格管理範疇,做到資訊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便民服務到位。因地制宜確定網格管理職責,納入社區服務工作或群防群治管理,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強社會治安防控網建設。到2020年,實現全國各縣(市、區、旗)的中心城區網格化管理全覆蓋。整合各種資源力量,加強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建設,逐步在鄉鎮(街道)推進建設綜治中心,村(社區)以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為依託建立實體化運作機制,強化實戰功能,做到矛盾糾紛聯調、社會治安聯防、重點工作聯動、治安突出問題聯治、服務管理聯抓、基層平安聯創。到2020年實現縣(市、區、旗)、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全覆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提前完成。深化社區警務戰略,加強社區(駐村)警務室建設。將治安聯防矛盾化解和糾紛調解納入農村社區建設試點任務。

  (六)加強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安全防控網建設。按照預防為主、突出重點、單位負責、政府監管的原則,進一步加強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嚴格落實單位主要負責人治安保衛責任制,完善巡邏檢查、守衛防護、要害保衛、治安隱患和問題排查處理等各項治安保衛制度。加強單位內部技防設施建設,普及視頻監控系統應用,實行重要部位、易發案部位全覆蓋。加強供水、供電、供氣、供熱、供油、交通、資訊通信網路等關係國計民生基礎設施的安全防範工作,全面完善和落實各項安全保衛措施,確保安全穩定。

  (七)加強資訊網路防控網建設。建設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公眾監督、社會教育相結合的資訊網路管理體系。加強網路安全保護,落實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落實手機和網路用戶實名制。健全資訊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加強公民個人資訊安全保護。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整治利用網際網路和手機媒體傳播暴力色情等違法資訊及低俗資訊。

  三、提高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科技水準

  (八)加強資訊資源互通共用和深度應用。按照科技引領、資訊支撐的思路,加快構建縱向貫通、橫向整合、共用共用、安全可靠的平安建設資訊化綜合平臺。在確保資訊安全、保護公民合法權益前提下,提高系統互聯、資訊互通和資源共用程度。強化資訊資源深度整合應用,充分運用現代資訊技術,增強主動預防和打擊犯罪的能力。將社會治安防控資訊化納入智慧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充分運用新一代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智慧傳感、遙感、衛星定位、地理資訊系統等技術,創新社會治安防控手段,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水準,打造一批有機融合的示範工程。建立健全相關的資訊安全保障體系,實現對基礎設施、資訊和應用等資源的立體化、自動化安全監測,對終端用戶和應用系統的全方位、智慧化安全防護。

  (九)加快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建設。高起點規劃、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和應用工作,提高公共區域視頻監控系統覆蓋密度和建設品質。加大城鄉接合部、農村地區公共區域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力度,逐步實現城鄉視頻監控一體化。完善技術標準,強化系統聯網,分級有效整合各類視頻圖像資源,逐步拓寬應用領域。加強企事業單位安防技術系統建設,實施“技防入戶”工程和物聯網安防小區試點,推進技防新裝備向農村地區延伸。

  四、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運作機制

  (十)健全社會治安形勢分析研判機制。政法綜治機構要加強組織協調,會同政法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開展對社會治安形勢的整體研判、動態監測,並提出督辦建議。公安機關要堅持情報主導警務的理念,建立健全社會治安情報資訊分析研判機制,定期對社會治安形勢進行分析研判。加強對社會輿情、治安動態和熱點、敏感問題的分析預測,加強對社會治安重點領域的研判分析,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提升有效應對能力。建立健全治安形勢播報預警機制,增強群眾自我防範意識。

  (十一)健全實戰指揮機制。公安機關要按照人員權威、資訊權威、職責權威的要求,加強實戰型指揮中心建設,集110接處警、社會治安突發事件應急指揮處置、緊急警務活動統籌協調等功能于一體,及時有效地調整用警方向和強度。推行扁平化勤務指揮模式,減少指揮層級,暢通指揮關係,緊急狀態下實行“點對點”指揮,確保就近調度、快速反應、及時妥善處置。

  (十二)健全部門聯動機制。建立完善社會治安形勢分析研判聯席會議制度、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排查整治工作協調會議和月報制度等,進一步整合各部門資源力量,強化工作聯動,增強打擊違法犯罪、加強社會治安防控工作合力。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黑拐槍、黃賭毒以及電信詐騙、非法獲取公民個人資訊、非法傳銷、非法集資、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環境污染、涉邪教活動等突出治安問題,要加強部門執法合作,開展專項打擊整治,形成整體合力。對打防管控工作中發現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政法綜治機構要牽頭組織、督促有關部門及時整改,堵塞防範漏洞。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案(事)件,制定完善應急預案和行動方案,明確各有關部門、單位的職責任務和措施要求,定期開展應急處突實戰演練,確保一旦發生社會治安突發案(事)件能夠快速有效處置。創新報警服務運作模式,提高緊急警情快速處置能力,提高非緊急求助社會聯動服務效率。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