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引發各方關注。而上週五(12月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透露出信號,中國經濟特性是“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發酵了一個週末之後,連續兩周上漲的股市在本週一突破了3000點。對於2015年的經濟政策和重點領域,從高層到民間,涌動著各種猜測。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多方了解及預測,2015年中國宏觀調控或將尋求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控風險等多個目標的平衡。具體政策上,經濟增長目標或大概率下調,投融資體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將進一步提速,“一帶一路”等重大經濟戰略有望落實。
“新常態條件下的宏觀經濟政策一個突出變化是宏觀經濟目標將呈現多元化趨勢。”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新常態的“新”起碼有三個含義:其一,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變了;其二,各屆對於形勢的判斷也發生了變化;其三,決策層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思路也在調整。2008年到2010年,保增長是壓倒一切的任務,但是當前中國面對的問題太多,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不可能再是單一的。這意味著當前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的資源必須分配到多個陣地上。
基於這種認識,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從今年的7.5%有所下調的概率增大。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歷史上兩次下調目標都是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被動降速”,去年經濟穩穩站在7.5%以上,沒有下調動力,今年大概率低於7.5%,下調順理成章。而且明年要完成7.5%的目標,難度會進一步加大。
一是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潛在增速下滑趨勢不可違。二是房地産投資下行壓力較大,基建獨木難支。三是隨著美聯儲加息,貨幣寬鬆受到掣肘。再考慮到由於前幾年增長較快,要實現2020年的兩個倍增目標,未來5年只需要維持6.6%的增速。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亦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今年新增就業目標完成進度看,在現行經濟結構下,中國經濟增長只要超過6%就可以完成既定任務,就業壓力比以前明顯下降。“根據我們預測,明年經濟增長大概在7.2%,我不知道國家會不會下調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從就業角度講確實有空間。”
經濟學家認為,增長目標的下調,從某種意義上看,也是為更快推進改革預留空間。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提出要“狠抓改革攻堅”。在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看來,這意味著改革將從2014年的方案準備期邁入2015年的落地攻堅期。他認為,2015年中央將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推出既有年度特點、又有利於長遠制度安排的改革舉措,提高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品質,抓好經濟體制改革措施的落地。2014年深改組1至7次會議審議的國企、財稅、金融、社保、土地、司法等一系列改革方案將逐步實施。
據發改委人士介紹,投融資體制改革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仍然會是工作重點。今年在七大領域重點推進的投融資體制改革明年仍將繼續,有消息人士透露,投融資體制改革領域有望進一步擴圍。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景彤推測,2015年將以深化體制改革為主線,進一步取消和減少審批事項,擴大企業特別是央企、國企的自主決策權利,突出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
“一帶一路”等重大經濟戰略亦被看作明年經濟工作部署的重點。管清友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中長期最為重要的國家戰略。因為其意味著我國大國外交將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同時區域協同和産業轉型升級將加快。
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認為,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我國將以資源型産業和勞動密集型産業為重點,在沿線國家發展能源在外、資源在外、市場在外等三頭在外的産業,並進而帶動産品、設備和勞務輸出。
轉方式調結構、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加強民生保障,同樣是2015年宏觀調控追求的目標。其中,結構調整將被放在更重要的地位,而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財政政策實現。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認為,當前,國內新的經濟增長點尚難以形成有力支撐,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十分必要。在財政收入增長減緩的新常態下,財政政策要著力調整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創新驅動對長期經濟增長促進作用明顯,需要政策持續支援。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表示,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企業開始逐步具備創新能力。“十三五”期間,創新這個因素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應該會比過去大。而要讓這一潛力發揮出來,需要政策支援。(方燁 趙晶)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