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6日電(記者 廖佳)隨著針對外資車企反壟斷調查的深入,愈來愈多的企業捲入其中。國家發改委今日表示,已經完成了對日本12家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案的調查工作,並將依法進行處罰。
繼本週一發改委突擊查訪賓士上海辦事處,有消息傳出克萊斯勒和奧迪已被查明壟斷,將受到相應處罰。
就在賓士遭突查的前一日,賓士主動宣佈下調中國市場零部件售價僅隔一天。此前,包括捷豹路虎、奧迪也已下調整車和零配件價格,昨日克萊斯勒中國也緊急宣佈調整部分産品及零配件價格。
12家日企涉嫌汽車零部件壟斷
實際上,發改委此次反壟斷調查,不局限于整車價格,更針對售後市場零部件供應渠道壟斷和車廠與4S店限價限區域銷售,欲消除“橫向限制、縱向限制以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涉嫌壟斷行為”。
今日,在“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升級”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發改委已經完成了對日本12家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案的調查工作,並將依法進行處罰。
有數據顯示,境外資本控制了國內汽車零部件銷售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2012年,國産自主內資零部件銷售收入僅佔全行業的20%-25%,而擁有外資背景的汽車零部件廠商佔行業的75%以上。在這些外資零部件供應商中,獨資企業佔55%,中外合資企業佔45%。自主內資零部件企業基本處於邊緣化態勢,並且市場佔比逐年快速萎縮,其生存狀態不容樂觀。
今年4月份,中國汽車維修協會發佈的國內常見車型“零整比”數據表明,國內一些車型的“零整比”系數之高令人咋舌。如北京賓士“C級W204”車型,系數高達1273%,意味著在中國更換這輛車所有配件的花費可購買12輛新車;華晨寶馬“3係E90LCI”車型,系數高達661%;雷克薩斯、大眾、奧迪、比亞迪等被調查車型“零整比”系數也超過400%。業內專家表示,在國外的研究數據中,300%左右的整車配件零整比是最常見的。
美國曾重罰日企零部件壟斷
實際上,在美國、日本、歐洲等較為成熟的汽車市場,都已經展開了一系列針對汽車零部件製造商的反壟斷調查。
據媒體報道,在美國,目前有34名汽車零部件企業高管和27家零部件製造商已認罪壟斷,處罰金額超23億美元。
此前,日本供應商東海理化(Tokai Rika Co)的前執行董事Hitoshi Hirano遭到底特律聯邦大陪審團起訴,原因是涉嫌在其就任期間,同其他同謀者進行了多次會面,針對向豐田在美國及其他國家所售汽車的加熱控制面板訂單和價格進行了操縱,並涉嫌指示員工破壞相關證據。根據美國謝爾曼反壟斷法規定,Hitoshi Hirano的上述行為最高將面臨10年監禁以及100萬美元罰款。據了解,該公司早在2012年就已經向美國司法部供認了參與價格操縱的行為,並被處以1770萬美元罰款。
無獨有偶,今年2月,日本輪胎製造商普利司通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協定,承認操縱汽車零部件銷售價格的行為違反了美國《反壟斷法》,同意支付4.25億美元的罰款,這是所有汽車零件商牽扯進反壟斷調查中力度最大的刑事罰款。
去年7月份,松下向美國司法部供認了價格操縱的行為,並被罰4,580萬美元。此外,自美國司法部開始針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開展反壟斷調查後,有11家公司及19名管理人員被指控參與了價格操縱,其中14人被判處1到2年有期徒刑,涉及罰款金額累計達到8.74億美元。
除松下公司外,另外10家公司分別為奧托立夫、東海理化、天合德國控股、日本精機、G.S.Electech、古河電氣、矢崎集團、電裝集團、金剛石電機及藤倉公司;涉及的零部件産品包括加熱器控制面板、轉向信號燈開關、雨刮器、電鎖、儀錶盤儀器、安全氣囊、方向盤及座椅安全帶。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