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54.7%受訪者後悔曾經加入高校學生社團?
59.3%受訪者直言當下高校社團幹部官僚化
學生社團是大學校園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如今許多人覺得,有些社團管理混亂,名不副實。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16256人參與),53.2%的受訪者直言當下高校學生社團有些太多了,54.7%的受訪者直言後悔曾經加入高校學生社團。
調查發現,50.5%的受訪者在校時都報過社團。但很多社團成員並未堅持下來,究其原因有“社團活動缺乏吸引力”(47.3%)、“了解後不感興趣了”(25.1%)、“社團活動受到學校限制”(23.2%)、 “課程多,沒有過多時間”(16.1%)、“在社團得不到鍛鍊機會”(11.1%)等。
現在就讀於安徽農業大學的大一新生范一凡,不到一年時間,剛入學時參加的3個社團,已經退出兩個。“剛入學對社團的期望值太高了,後來接觸之後,和想像之中的並不一樣,感覺參加這些活動還沒有自己看書、自己學習帶來的收穫多。”
“一般社團只要二三十元社費就可以加入,加入2~3個是很正常的事,等學業壓力以及其他工作一多,精力不夠,就會退社。”廈門大學社團聯合會主席何令蔚告訴記者,很多人加入社團是急於拓展社交圈子,但沉澱一段時間後,一直互動的也就那麼幾個。
調查進一步顯示,對於46.1%的受訪者來説,校園社團活動對在充實自己上並無幫助。而且在他們看來,“社團幹部官僚化”(59.3%)、“社團活動數量少、品質低”(34.1%)、“活動經費匱乏”(14.3%)、“管理層水準有限”(13.4%)、“學校限制太多”(10.8%)和“社會不重視校園社團”(10.7%)等一系列問題日漸凸顯。
調查中,54.7%的受訪者表示後悔曾經報名社團,還有38.1%的受訪者表示並不後悔。
“既然加入了社團就是想要鍛鍊一下自己,但是社團元老的關注點往往不是社員的積極性而是自己的‘政績’,導致很多人在發現‘真相’後失望退社。”現就讀于瀋陽農業大學的王剛説。
“學校很多社團都是在靠一小撮人在撐著,凝聚力不強。”北京某高校學生陳建鳳説,學生社團的管理機制很鬆散,像我這樣的普通會員,完全可以不去參加活動。只有協調執行者才會被強制要求。這樣慢慢地就形成了一個小圈子,劃分出了“自己人”,其他人想要融入不是很容易。
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王志揚説:“我比較支援學生參與校園活動,但如果社團變成一個小官場,出現勾心鬥角、明爭暗鬥的現象,就會喪失本義。”
山西大學社團聯合會主席常春表示,社團是自發組成的學生團體,大家憑著共同的興趣愛好走到一起。但是如果任由其小圈子化,內部就會上緊下松,不僅會把一個社團做死,更會讓同學們因遇到了不好的社長,而對該領域失去興趣,這非常可怕。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風笑天認為,社團裏面各個不同院係、年級的學生在一起開展各種活動,擴展了交友圈子,提高了社會參與度。當下大學生的自主意識、公平意識很強,社團對學生來説是業餘活動,也是實踐場。以後在工作崗位中遇到的問題會遠遠複雜于在學校面臨的狀況,大學生要在校園里加強人際關係、社會交往的培養和鍛鍊。
王志揚指出,總體上來説,社團對於鍛鍊學生的能力有大的積極作用。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兼顧效率與公平,從組織上確立一個高格調、高標準的校園環境。“社團的發展也與社會的大環境有一定關係,大環境如果不改善的話,小環境很難獨善其身。”(記者 孫震 實習生 王品芝)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