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説‘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這是過去3年中國發展的最大亮點之一。”今天,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説。
胡鞍鋼研究團隊剛剛做了對“十二五”規劃的中期(2011年~2013年)評估報告。評估結果顯示,按不變價格計算,依據“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目標,按2010年價格計算,2015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應超過8310元,到2013年這一數字已達7978元,五年完成率為96.0%,估計2014年將提前實現五年目標。由於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按不變價格計算明顯增長,導致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持續縮小,從2010年的3.23倍下降到2013年的3.03倍。
胡鞍鋼説,以2010年為基年,對2011-2013年的中期評估主要是基於對五年目標的完成率,可以分為四類:一是未達到60%者視為“進度滯後”;二是達到或超過60%者視為“進展良好”;三是接近100%者視為“接近五年目標”;四是達到或超過100%者視為“完成五年目標”。
他表示,“十二五”規劃涉及的目標包括四大類:經濟發展類、科技教育類、資源環境類、人民生活類。通常認為四大類可量化指標有24個,但他們此次採用了27個指標,增加的主要是資源環境類指標。“‘十二五’規劃實施三年的中期評估結果得分是88.9分,比“十一五”規劃五年得分(86.4分)略高。今後兩年,如果進一步強化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整個‘十二五’規劃實施五年得分會超過90分。”
從國家“十二五”規劃經濟社會主要指標實施三年(2011-2013年)情況來看,有快有慢,有超額完成五年目標或三年目標的,也有未完成三年目標的,相當不均衡。其中,就業、收入指標落實情況較好,環境資源指標的落實情況不盡如人意。如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完成率38.7%,明顯滯後,氮氧化物排放減少量完成率只有20%,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也略顯滯後。胡鞍鋼説,“中期評估的目的是指出不足,敦促政府重點落實。”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