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2014全面深化改革元年 媒體解讀四大關鍵詞

2013-12-19 10:44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上個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劃定了中國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路線圖,而13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繪就了“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經濟藍圖,為中國新一輪改革的元年定下了總基調——“穩中求進,改革創新”。記者連線多位經濟專家,他們認為,此次會議亮點和新意很多,總基調明確,突出了改革,在宏觀層面和具體領域都做出了細緻部署,會議新聞稿中的一系列關鍵表述令人印象深刻。

  關鍵詞1  速度後遺症

  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的關係,不能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國內生産總值,抓住機遇保持國內生産總值合理增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後遺症的速度。

  ■解讀

  經濟增速必須保持在合理區間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認為,會議提出“不會帶來後遺症的速度”非常有意義。經濟增長超過潛在增長率會有哪些“後遺症”?一是經濟增長超出市場需求就可能帶來産能過剩,當前産能過剩問題突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投資增長過快帶來的。二是資源過度消耗,超出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當前大面積霧霾、河流土壤污染都與此相關。三是增長過快,需求過強,也會造成大宗産品價格上漲,帶來資産價格泡沫,引發通貨膨脹。這就需要科學確定我們經濟的增長水準,太快不可取,太慢又會造成資源浪費、帶來失業壓力。因此,經濟增長速度必須保持在合理的區間,只要不滑出底線、就業不出現大的問題,經濟不會有大問題。

  關鍵詞2  穩中求進

  會議中提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同時指出,“穩”也好,“改”也好,是辯證統一、互為條件的。一靜一動,靜要有定力,動要有秩序,關鍵是把握好這兩者之間的度。

  ■解讀

  科學地進行宏觀調控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所副所長李雪松表示,這是中央連續三年將來年的經濟政策定調為“穩中求進”。有別於往年,今年同時強調“改革創新”,改革創新將貫穿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各個領域。經過多年高速增長,由於基數大、勞動力低成本優勢減少、資源環境約束增強,中國經濟已進入“換擋期”。對此,要有清醒認識。“改革創新”是對“穩中求進”內涵的拓展,也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一脈相承。“穩”與“改”互相促進,經濟平穩增長,改革才具備寬鬆的條件;也只有通過深化改革來化解體制機制的障礙,才能使經濟增長潛力充分釋放,經濟品質得到提升。

  關鍵詞3  調整産業結構

  “調整産業結構”是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而與去年相比,今年會議的相關表述有三方面的明顯不同:一是提出大力調整産業結構,其力度明顯提升;二是明確提出強化環保、安全等標準的硬約束;三是提高對“創新”的重視程度,並提出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完善稅收政策等具體措施。

  ■解讀

  財稅支援新興産業

  本次會議強調“化解産能過剩的根本出路是創新”,並提出“做好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完善促進企業創新的稅收政策等工作”的具體措施。相較以往,對“創新”的重視程度更高了,扶持政策更具體了。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認為:“在促進科技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過程中,財稅政策的支援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4  化解地方債

  會議提出,“把短期應對措施和長期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做好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的各項工作。”同時明確,要“加強源頭規範,把地方政府性債務分門別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嚴格政府舉債程式。

  ■解讀

  長短結合通盤考慮地方債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當前,地方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關鍵要避免風險由局部擴散為全局。此次提出將“短期措施”和“長期制度”結合,體現了未雨綢繆,對風險防控設計好預案,這是一種前瞻性的考慮。同時,此次會議在防控風險思路上有所調整。強調發揮預算工具的作用,將地方債務納入預算,這是一種通盤考慮,不僅重眼前,更重長遠。此外,此次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也體現了不同城市分類分層發展的理念,債務風險的控制有利於避免盲目的“大躍進”,為實現科學發展的城鎮化提供保障。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