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對“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上市”的憧憬,小産權房市場甚至迎來了漲價小高潮。正當趙阿姨老兩口趕著“時髦”,心急火燎地四處看小産權房時,迎來的卻是國土資源部、住建部緊急聯合下發的“堅決遏制在建、在售小産權房行為”的行動。
雖然趙阿姨還沒有停止看房的腳步,但最終決定放棄。從興奮、糾結、擔憂到最後放棄,一個準購買者的心態變化與政策落地相呼應,勾勒出小産權房在這20天裏“大起大落”的清晰輪廓。
樣本:一個準購買者從糾結到放棄
樂 小産權有“轉正”希望?
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在玉泉營附近的某小産權房工地現場,幾位銷售人員站在有陽光的一角,分別忙著給自己的客戶打電話,“四環內的小産權,20萬一套,多難得呀!”另一旁,有銷售在説服有疑問的趙阿姨夫婦:“即便萬一遇到拆遷,開發商和村裏有協議的,土地賠償給村裏,地上部分的賠償歸開發商,業主和開發商再分賠償,都是寫到合同裏的,有保障。我們員工自己還留了套房呢……”
一位銷售人員一邊帶著北京晨報記者往樣板間走,一邊介紹説:“這個項目屬於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未來有轉正的希望。現在買小産權的人都是在賭一把,萬一賭贏了呢?”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其中提到,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這讓在通州買了小産權房的杜先生一度欣喜,他對記者説:“倒不打算把小産權變現,但如果我住著房子,同時能抵押房子給孩子貸點款創業用,還是挺高興的。”
急 小産權房要賣光了?
趙阿姨夫婦是東北人,女兒在北京落了戶,不過卻沒有房子,而趙阿姨50萬元的積蓄,要在北京買房顯然是杯水車薪。一年前,趙阿姨開始對小産權房動了心思。大興、通州,甚至是昌平的小産權房,趙阿姨都去踩過盤,可因為顧慮多遲遲沒出手。
一個星期以來,看到北京連續拆除違建小産權的新聞,趙阿姨更猶豫了,不過,銷售員的話卻讓趙阿姨有點著急,“我們通州宋莊小産權不賣了,剩下幾套留給了員工,開盤半年,這一個月賣了一半。現在就順義還有些。”同樣,位於玉泉營附近的小産權項目銷售也表示,“一共3層住房,一層100多套,如今也僅剩下4層的還在售,但最貴的將近40萬元的朝南戶型基本沒有了。”
趙阿姨告訴記者,以玉泉營小産權項目為例,一套朝南的小戶型,簽20年租期要40萬元,相當於一年2萬元的租金。而趙阿姨目前所租住的玉泉營附近的一個成熟小區,一室一廳的月租金是3400元,租20年至少要80萬。“聽銷售説,買的人有增無減,可選小産權越來越少,都在賭,我該出手嗎?”幾天來,趙阿姨諮詢了身邊所有的朋友。
棄 終究是無保障的房子
不過,站在小産權項目的施工現場,趙阿姨有了要放棄的念頭。“你看,樓板隔層多薄。整棟樓沒有燃氣管道,讓大家用煤氣罐,多危險。一層樓100多戶就兩部電梯,多擠。”看過施工現場的趙阿姨,數落著對小産權房的不滿。
小産權房銷售一再給買房人吃定心丸:“請放心,小區物業也是開發商自己的,村裏一下住進這麼多外人,人家還擔心管理呢。因此對開發商也有制約,開發商不會走的。還等著拆遷分錢呢,不會有什麼風險。”從事房産經紀多年的小張,聽完這話直接撤了:“直接和開發商簽約,沒和村裏簽協議的這種小産權房最沒保障,我不打算買了。”
而女兒朋友的話讓趙阿姨徹底對小産權房死了心,“我爸2008年在密雲花17萬買了一套小産權別墅,後來大家退房要錢,開發商早就把錢花光了,哪兒有錢給賠呀。現在房子還擱著呢,沒升值也賣不出去。”
截至記者發稿前,趙阿姨告訴記者,已經讓女兒在網上登記申請購買北京自住商品房,“如果搖上號,就把老家的房子賣了湊錢買。多花點錢,起碼有保障。”(王麗婭)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