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産企業進軍海外市場,首選目標往往是中國人比較集中的國家和地區,如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日本
到境外去開發房地産,把房子賣給中國人!這是中國房地産企業最近的流行趨勢麼?
中國房地産企業的大手筆,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日前,有消息稱,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在雪梨購買逾6億澳元土地開發項目,房地産已取代礦業成為澳外商投資審批最大類別。中國房地産企業扎堆奔赴海外開發潮再一次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名企扎堆出海
儘管目前從公開報道無從得知,是哪家中國房地産企業在澳大利亞進行這項開發,但這絕非中國房地産企業第一次大手筆投資海外開發業務,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中國知名房地産企業大規模投資境外房地産開發業務,有公開報道可循的是2006年,由上海實業集團聯合百聯集團、錦江國際集團、綠地集團等上海産業巨頭,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芬蘭灣畔共同投資13.46億美元的“波羅的海明珠”項目,該項目于當年3月25日動工,使用面積達143萬平方米。
而中國房企進軍海外,有名可考的最近一筆是今年10月12日,綠地集團與美國森林城公司簽署協議,綠地集團持股70%,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收購布魯克林大西洋廣場地産項目。該項目總投資將超過50億美元,是紐約最近2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房地産單體項目。公開資料顯示,綠地集團在海外已成功進入美國、韓國、澳大利亞等6個國家。
實際上,中國一線的房地産企業,幾乎都沒有缺席這場進軍海外的狂歡。
今年初,中國地産一哥萬科正式對外宣佈,從美國老牌房産開發商鐵獅門買下美國舊金山富升街201地塊70%股權,從而進入美國。而萬科的同城兄弟金地集團則在去年9月就完成了對中國香港星獅地産56.05%股份的收購,並於去年12月21日正式更名為“金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
同樣是去年,大連萬達、泛海控股與俄羅斯北高加索度假村公司,簽署了一份總投資25億—30億美元的意向協議書,計劃在莫斯科、聖彼得堡、北高加索或俄羅斯其他地區建設大型文化、旅遊和商業的綜合設施。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園,這家目前在中國惟一可以跟萬科抗衡的巨無霸房企,去年在馬來西亞南部柔佛州首府新山一口氣投資了5個房地産項目,目前已經進入銷售期。推出的數千套住宅遭到熱捧,據稱至今年第三季度回款金額超過百億。據傳,碧桂園已經著手項目佈局,未來廣東省內項目、省外項目以及境外項目的比例將達4:4:2,根據這一戰略,未來碧桂園的海外項目將佔兩成。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以來,包括萬通、首創、中國鐵建、SOHO中國等十多家一線房地産企業,都已經在海外有房産項目或確立投資計劃,投資規模達動輒數億美元,大的幾十億美元也不稀奇。“不進軍海外市場,都不好意思自稱一線房企了。”一位長期關注一線房地産企業的評論人士如此調侃説。
把房子賣給中國人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碧桂園在馬來西亞的房産項目,今年上半年開始發售,創造了半月內銷售1200套的驕人業績。值得注意的是,超過60%的買家是中國人。碧桂園方面解釋説,中國人在海外投資置業,對海外公司不甚了解,溝通上也常遇困難,碧桂園等境內大型企業,具有品牌優勢和認同感,更容易被接受。而且,中國的開發商往往通過境內的銷售網路向客戶推銷自己在海外的項目。
而實際上,中國房地産企業進軍海外市場,首選目標往往是中國人比較集中的國家和地區,如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日本。最近幾年,這些地區來自中國內地的買家激增,房地産市場快速升溫,甚至在美國和歐洲,有些當地原住民已經公開抱怨,中國買家的涌入抬高了房價。
某地産仲介機構對溫哥華近年住宅成交情況的監測顯示,溫哥華2011年以來,住宅成交量均保持了三成以上的增長。全球不動産服務商第一太平戴維斯的資料也顯示,來自中國內地的購房者已經成為新加坡私宅最大的購買群體。而在2010年之前,新加坡私宅的境外買家主要還是印度尼西亞人和馬來西亞人。
第一太平戴維斯的報告還顯示,自2005年起,中國內地投資者的境外投資力度每年增長大約35%。2012年,中國內地投資者直接參與的境外投資達到1150億美元,專家預計2013年的統計數據可能超過1720億美元。
中國開發商在境外開發的樓盤,不可能完全指望靠“出口轉內銷”,全部由中國人消化。例如,根據泰國相關法律規定,在泰國開發房地産,在出售時有40%必須留給泰國人;馬來西亞的法律也有類似規定,商品房的1/3必須出售給當地馬來人。但是不可否認,來自中國內地買家的托底,給了大部分遠赴海外淘金的中國開發商相當的底氣和信心。
對此,萬科總裁鬱亮通過媒體更是赤裸裸表示,在進軍海外選擇目的地時考慮的是“中國人想去哪,哪的中國人最多,我們就去哪。”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