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家王安憶做客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對話老朋友莫言。在這場名為“小説的生活”講座中,王安憶回顧了上世紀50年代這批人的創作經歷。她認為,相比于西方作家,中國當代作家缺乏創作技巧,即使情感和材料再豐富,也會消耗得很快。
談到得獎後無法安心創作的困惑,莫言坦言,獲得諾獎對創作確實有影響,“寫作帶來的困惑,還是用寫作來解決吧”,“我希望將來中國儘快再出現一個獲諾獎的作家,我就退休了”。
在王安憶看來,莫言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證明了中國有一個持續的寫作群體存在,“諾貝爾獎有一個條件,就是不能一篇作品很棒就行了,而是要持續地寫作”。但是這一代作家群體,有很多卻沒有繼續從事寫作,王安憶感慨:“這批人不能夠簡單地用才華不夠、江郎才盡來形容。50後作家,包括60後,他們的才華要遠遠超過現在70、80、90後的作家。”她認為,很多人創作力的枯竭是因為面臨“職業寫作”這一新課題時,沒有做好準備。
王安憶和莫言對對方的作品如數家珍。相比《透明的紅蘿蔔》、《紅高粱》等名作,王安憶稱莫言的小説《大風》最應該進教科書,“小説裏大量的環境描寫,實在太經典了,如果這篇小説進教科書,我會為它寫教案”。
王安憶還提到了自己特別喜歡莫言的另一部小説《三十年前的一次長跑比賽》,她覺得這部小説無論是情節的展開,還是人物一個接一個地出場,還有裏面挖地道的情節,都像極了武俠小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