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河南為中國姓氏起源地 前100大姓78個源自河南

時間:2014年02月21日 09:50 來源:河南商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起源於河南的姓氏人口占漢族人口的80%以上

  排名前100的大姓中,有78個姓氏源自河南

  農曆正月一過,河南就要開始接待絡繹不絕來自全國各地以及海外的華人——他們不遠萬里前來只為一件事:尋根拜祖。

  從上世紀80年代起,30多年來,海內外華人的“尋根”熱情始終不減,無論身在何方,先祖所在地永遠是心靈最值得膜拜的地方,魂牽夢繞,追根溯源,最終發現是河南。按照統計,中國姓氏排名的前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源自河南,南方“八大姓”全部源自河南。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河南是姓氏資源第一大省,海內外華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姓氏搖籃

  河南是中國姓氏的起源地

  著名姓氏文化專家、曾擔任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長的謝鈞祥,對中原姓氏做過專門研究。他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有來源可考的4820個姓氏中,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個,佔38%;在按人口多少排列的佔漢族人口90.14%的前120個大姓中,全源於河南的姓氏有52個,部分源頭在河南的姓氏有45個,起源於河南的姓氏,人口數量佔漢族人口的80%以上。

  謝鈞祥指出,不管是在“姓”起源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制時期,還是在“氏”起源的父系氏族社會,河南都是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區;從血緣關係上説,當今120個大姓分別屬於三個族係,即黃帝族、炎帝族、東夷族,河南是這三族長期活動的中心。在姓氏發展時期的夏、商兩代,河南均是國都所在地。夏、商時期,從奴隸制興起到全盛,也是中華姓氏得以發展的時期,而這兩個朝代活動的中心地帶均在今河南境內。

  河南歷史悠久,按照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新斌的説法,一部河南史就是一部中國史,河南人口密集、建都頻繁、民族融合多,得姓的機會自然更廣。

  尋根30年

  海內外華人一致認同姓氏的根在河南

  張新斌説,華人尋根大約從1978年臺灣開始,到上世紀80年代初,“尋根”波及河南。

  1981年,廈門大學教授黃典誠研究閩南語,探尋閩南方言和中州官話之間的關係。當時他來到河南,到固始調查後,在《河南日報》上發表《尋根母語到河南》,講到語言的根、閩南語方言的根以及福建人的根在河南,並建議中原利用這個優勢,加強和東南沿海等地的交流。從那時起,就拉開了這樣一個來河南尋根的序幕,海內外華人一致認同,他們姓氏的根在河南。

  “海外尋根”從此推動著河南,尤其是學術界對這種現象的思索:為什麼這些人萬里迢迢來河南尋根,河南吸引他們的資源有多大?一些專家學者研究發現,“我們有這麼多資源,有這麼厚的家底”。

  了解到這種情況後,河南開始利用“尋根找親”,吸納海內外華人,努力實現雙贏。“從尋根,到根文化,再到根親文化,這也是河南文化的一種自覺。”張新斌説。

  借力發展

  河南承擔著根親文化戰略

  2011年,在中原經濟區國務院指導意見裏,明確提出了打造“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傳承弘揚中原文化,充分保護和科學利用全球華人根親文化資源”,把“根親文化”上升到了戰略地位。

  張新斌説,怎樣增強海內外華人的力量,也是國家大力推動的,靠的主要是文化、姓氏、根親文化。“從這點來説,河南很大程度上承擔著國家的戰略。”

  “這種根親文化,很多時候是超越政治的。”張新斌説,比如謝長廷、陳水扁,他們也要到福建老家祠堂,家族再往前追一追,就追到河南了。

  近幾年,河南不少地方也在利用“根親文化”招商引資。鹿邑縣副縣長李幫儒説,我們應該想想能給投資者做些什麼,比如,增強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提供一個好的投資環境。張新斌説,文化很多時候並不是立刻帶來經濟效益,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文化對經濟的拉動,到底怎樣去發揮作用,目前河南還處於探索階段。

  祖根聖地

  海內外華人祖根

  大半在河南

  在海外,尤其是中國臺灣,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和“陳林李許蔡,天下佔一半”的説法,佔閩粵臺絕大多數人口的八大姓氏陳、林、黃、鄭、李、許、蔡、張,發源地均在河南。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李立新説,河南有三個地點是東南沿海和海外華人魂牽夢縈的尋根聖地:一是洛陽的洛陽橋;二是信陽市固始縣;三是開封的宋都珠璣巷。

  洛陽橋

  以超過1億人口的客家人為例,主要分佈在廣東、福建及港澳臺和東南亞,客家人根在河洛,不少臺灣人和海外華人都稱自己是“河洛郎”。而洛陽的洛陽橋,正是客家人普遍認同的最初遷出之地的標誌。

  固始縣

  固始是中原姓氏一個重要的遷出地,在東南沿海和臺灣等省許多華人的族譜上都寫有“光州固始”的字樣。

  據記載,固始人第一次南遷始於西元669年,陳政、陳元光父子先後率兵赴福建地區平亂,隨後將士80余姓落籍閩地。第二次南遷始於西元885年,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鄉民隨農民義軍入閩,所率將士50余姓也在閩地落戶。1953年臺灣官方的戶籍統計,每5戶臺灣居民中,有4戶先民來自固始。固始成為東南人民眼中的“大槐樹”。

  珠璣巷

  珠璣巷位於廣東南雄市,是粵港人尋根問祖的聖地。南雄珠璣巷得名于開封珠璣巷,因南宋時移居此地的官吏士民眷戀故土而得名。今天,這些移居南雄的中原人士的子孫已經遍佈粵港,從廣東地方誌和許多姓氏族譜中可以追尋到其祖先出自宋都開封。

  記者李肖肖丁亞菲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