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兩會代表委員:面向基層 加大文化投入

時間:2014年03月11日 13:39 來源:中國文化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3月5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查《關於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顯示,2014年,中央預算主要支出項目擬安排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12.29億元。主要用於支援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文化産業健康發展。推動公共文化資源整合和統籌利用,以農村和中西部貧困地區為重點,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促進全民體育健身活動開展,支援大型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等。

  近年來,兩會上關於文化投入的話題常能引起代表委員們的極大興趣。文化投入究竟應該怎麼投、投到哪,如何對資金和設備進行監督管理,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從事過多年文化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趙少華在今年兩會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兩次提到加大文化投入的話題。趙少華將近年來文化投入狀況進行了深度分析,並和教育、科技、衛生等方面的投入進行了比較。趙少華認為,文化建設投入總量不足、文化投入和經濟發展差距明顯、文化投入結構不均衡、老少邊窮和少數民族地區投入更少是突出問題,今後政府應該在這方面有所加強。

  文化投入要往哪投?全國政協委員、齊齊哈爾大學校長馬立群認為,我國已經基本完成了包括鄉鎮文化站、文化館、美術館等在內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免費開放進展順利,文化館、博物館等單位基本有了資金保障,但這些還遠遠不夠,很多文化場所還是由於缺少資金和設備,不能正常運轉。馬立群舉例説,在東北,特別是黑龍江,每年6個月的採暖期往往是群眾冬閒需要文化滋潤的時期,而這時常常因為沒有取暖資金,很多鄉鎮文化站被閒置。村屯作為文化建設的最基層單位,群眾對文化的需要是很急迫的,因此他建議下一步加大對村屯文化設施投入的力度。

  馬立群特別強調了對文化産業的資金投入。他認為,國家對出口文化企業和大型文化産業園區有扶持政策,但對小微文化企業的扶持力度明顯不足,因此呼籲國家制定出臺有關政策。

  針對基層文藝院團人才流失嚴重的情況,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戲曲研究院藝術總監李梅建議,政府應出資設立優秀文藝人才基金,實行藝術家津貼制度,對有突出貢獻的藝術家和拔尖藝術人才,每月給予不同額度的補貼;同時建立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會,根據各地實際,科學立項,嚴格管理,重點投入,獎勵扶持,不斷打造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藝術精品,推動藝術事業繁榮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南寧市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演員韋麗萍建議,政府應將更多文化投入放在基層。她介紹,廣西很多農村地處深山,交通不便,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缺少,村民們世代居住於此,能夠看到演出的機會非常少。因此她建議,在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準化進程中,資金和政策都要向邊遠地區傾斜,同時,政府還需要投入資金購買文化服務,把文藝演出和文化服務送到這些地方,讓那裏的村民也能享受到文化改革發展的成果。

  全國圖書館管理專家、黑龍江省圖書館館長高文華針對圖書投入問題説,現在全國圖書每人平均佔有量明顯偏低,城市還好些,在基層特別是邊遠山村,圖書每人平均佔有率不足0.3本的村屯隨處可見,現在很多人不是不愛讀書,而是可選擇的圖書實在太少。在我國很多縣級圖書館,每年的圖書更新率為零,很多時候沒錢買書。國家需要在這方面加大投入。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哈爾濱泰富電器公司董事長楊天夫認為,文化光投入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讓文化投入發生作用,國家每年拿出大把的資金和大量設備投入到文化建設中,這些投入究竟能發揮多大作用?楊天夫建議,國家應建立跟蹤問效機制,一是不能讓投入的資金打水漂,二是不能讓設備閒置,三是不能讓使用資金和設備的人整日無所事事、無所作為。

  趙少華説,文化投入關乎群眾整體文化素養的提升,關乎我國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的增強,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通過科學合理的文化投入,用最能反映時代精神的健康的文學藝術和生動活潑的群眾文化陶冶人們的情操,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可以推動經濟與文化的協調發展,對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産生巨大的影響。記者 張建友 張曉楠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