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在微博上解讀人生警語,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的關注。近日,他將這些解讀集結成冊,出版了新作《年輕時:張頤武解説人生警語》。
張頤武稱:“今天的多數年輕人所面臨的問題,與過去的年輕人不同,更多是衣食得以保障之後,幸福感的低迷和成長髮展面臨瓶頸的焦慮,雖然問題不同,但困擾和苦惱卻並沒有減少。本書的初衷,主要是梳理我年輕時代積累的知識感悟,當下80後、90後年輕人遇到的很多問題都能從書中得到解答。”
不同時代並非隔絕
《年輕時》以年輕人的問題和困擾為主要討論對象,在一個個具體的事件和現象中,找到共同的解決方案。
然而,不同時代的年輕人所面臨的環境、社會、人際關係等也都不同,包括年輕人自己的教育、生活經歷等也都不同,張頤武説:“今天的80後、90後年輕人的生活其實遠比當年的起點高,也比當年的基本生活條件要好得多。他們也顯示出了比當年的我們更強的能力和更高的基本素養。當年我們很多人面臨的是基本生存匱乏的困擾,而今天大多數的年輕人是衣食得以保障之後的幸福感低迷和成長髮展面臨瓶頸的焦慮。”
但不同的境遇並非表示一定有不同的問題,張頤武説:“我年輕的苦惱與困擾,比如有跟人溝通不暢、學習方法存有問題、宿舍作息時間矛盾等,我想這也是今天年輕人同樣有的問題。”
成績論成敗的一代
作為老師,張頤武對於年輕人所遭遇的困擾有著更多的認識和了解,他説:“今天的年輕人是獨生子女的一代,是在中學和大學以考試成績論成敗的一代,又是中國歷史上最富裕時期的一代人。他們成長于一個消費社會的環境中,誘惑和追求快感的吸引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對年輕人有影響力,一夜成名的示範和迅速積累財富的慾望也從來沒有今天這樣放大。於是,他們對於自己的期許極高,但完成這些期許的能力和可能的路徑卻並不明確。”
現代化高速發展的社會,資訊的發達、傳播的暢通等使年輕人更加容易掌握知識和資訊,但同時也面對著無數的挑戰,張頤武説:“不少年輕人有挫折感,生活和他們的期望往往並不一致。其次,他們往往有和長輩、同事和朋友溝通不良的問題,缺少人際合作和交往的訓練。第三,家庭和社會對他們的期望很高,但年輕人往往缺少承受力和面對現實的能力,常常用逃避來應對。第四,網際網路的興起、遊戲文化和消費性的“用過即扔”文化流行,今天的不少年輕人耐力不足,不能專注地做好一件事,難以持之以恒,堅持到底,難以樹立恒心和雄心。”
“古語説”並不過時
在《年輕時》一書中,許多文字多以“年輕時”開頭,又以“古語説”結束,而在張頤武的微博上,這個格式甚至成為了一個標誌性的語境,他用格言式的寫法,囊括當下的問題與傳統的人生警句。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獨特的,但又非獨立世外,現代化的社會中,傳統的智慧依舊在發生著作用,張頤武説:“年輕人困惑,比如對社會‘調試不良’、很難忍受挫折、易頹喪等,説起來還是缺乏待人接物的基本路徑。”而這些待人接物的基本路徑,並非需要每一代人都獨自去磨礪和嘗試,“中國傳統的儒家禮節週密嚴格,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有一整套規範,但現在這些東西繼承下來的很少。而且目前連對長輩的基本尊重,有些年輕人都淡漠了。比如看到長輩,坐著的年輕人應起身迎接,就是這樣簡單的禮節,我們都有缺失。許多年輕人在學習階段往往會偏重學業,而對這些傳統的東西反而無感。因為,他們在教育程度、能力等方面均勝過先輩,但吃苦耐勞的精神卻有所匱乏,而這些精神在過去的傳統古語中均能看到。因此,多讀讀這些古語,相信現在的年輕人會收穫很多。”
人生經驗並非獨得之秘
一本格言警句式的書籍,卻非説教式的灌輸,張頤武表示,自己解讀名言警句並非是把課堂搬到網上,只是想把自己的經驗和年輕人分享。
張頤武説:“一方面,每個人都是從年輕時走過;另一方面,年輕的人們處在同一個環境中,很多問題其實是相通的,這一點,在我跟學生溝通的時候感觸深刻。作為一個同樣經過年輕時代的人,這些年來,我自己經歷過的事情,吃過的虧,得到的經驗教訓,並不想把它當作獨得之秘,而是想分享給更多的年輕人。”
不論是作為老師,還是作為長者,他們的分享是否真的能被年輕人所接受?張頤武説“其實在學校裏,學生往往會對老師更加挑剔,甚至有時會對老師的説教反感,但是一旦他們走進社會,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發現原來老師説的是有道理的,儘管那些道理可能是老生常談,但並不意味著沒有價值。就我的感覺來説,師生關係在學生進入社會之後,反而會變得更好,很多學生畢業後再回來,再跟老師談他們的遭遇,和在學校的時候往往不同,因為他們並非僅僅是從道理上去聽老師説什麼,而是真的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但同時,每一個人都不能獨立存在,張頤武表示,分享自己的經驗心得,也是想讓年輕人少走一些彎路,不必再跌跌撞撞重新嘗試一番。
張頤武説:“錢鐘書先生講過一個笑話,一個人從來沒有見過傘,有一次下雨,他就自己琢磨,拿了一根木棍子和一塊方布,用木棍頂住方布,遮住頭頂擋雨,回到家後他覺得自己應該把這一發明公之於世,就去專利局申請專利,結果人家告訴他早就有人發明雨傘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前人的經驗是有益的,他讓我們不必再去重復嘗試和總結,不必再一次次地碰壁,不必再走彎路,不用再撞到南墻之後才回頭,如果一個人能夠提前得到提示,繞開南墻,他可能會發現,原來自己走的更快更穩了。”
在解讀人生警語之外,張頤武同樣也推薦年輕人多讀書,他説:“閱讀文學作品可以讓我們觀察人性;讀哲學書可以讓我們的大腦做‘思想的體操’,變得更靈活,更深刻地認知人性狀況;讀歷史書則可以讓我們知道,人性在古今中外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而受啟發,而這些都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中積累的經驗和智慧,多讀一點,多了解一點,對於年輕人來説,一定會有難得的收穫。”
改造社會從自我做起
一部《年輕時》,不僅僅是張頤武自己的人生見解,也是他對於無數傳統智慧的體悟和解讀。張頤武每每告誡年輕人要不斷地提升自我,但同時,他也並不否認社會環境對於人的影響。
張頤武説:“今天的社會,確實有一些不好的東西,年輕人走上社會之後往往也會發現,社會原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社會的不公正當然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但卻真實存在。社會確實需要改造,需要每個人共同努力,但另一方面,僅僅抱怨是不夠的,改造社會其實也需要從每個人做起,從每一件事情做起。”
如何從每個人自我做起?張頤武説:“當年有一位跳水教練説過一段話,他説中國的運動員在國外比賽,往往會遭遇不公正的對待,被人刻意地壓低分數,這時只有一辦法,就是把自己的水準提升到很高,高到他們再也沒辦法不公正。社會現實中,這麼做當然很困難。但只要每個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能一點點地改變現狀。社會是由個體所組成的,不正當的風氣終究也是一個個事情漸漸的累積而成。因此,改造社會,根本的還是要從每個人、每一件事開始。我們對社會的改造、批評和監督是應該的,不能放棄,同時提升自我的修養同樣重要,也是改造社會的方法。不能説等到社會變好了,我再變好,這種想法是沒有道理的。”
晨報記者 周懷宗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