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最新消息

中年回憶:印象中五六十年前的月餅最好吃

時間:2014年09月06日 11:33 來源:華西都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逢中秋,成都大街小巷掀起“月餅熱”,耀華、文華、新上海、稻香村、協盛隆等廠家爭相上市,投入月餅大戰,為佔據市場,月餅的製作越來越精緻,餡料考究,外形美觀,油浸浸、亮晶晶的打字紙包裝的各式月餅擺滿玻璃櫃檯。兩個月餅為一封,成都人叫它“墩子”,月餅的外包裝上印有與月餅同大小的圓形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圖案上還蓋有月餅的品種名稱,這就是“餡”的內容。我印象中,還是五六十年前的月餅最好吃,月餅的餡最是香甜。當然,這可能跟那個時代缺吃少穿有關係。文人雅士品嘗廣式月餅

  “月亮月亮光光,芝麻芝麻燒香,燒死麻大姐,氣死幺姑娘,幺姑娘不要哭,買個娃娃打鼓鼓,鼓鼓叫喚買個燈盞,燈盞漏油,燒死麻大姐,氣死幺姑娘……”這是中秋節成都老百姓家喻戶曉的民間諺語,在皎潔的月光下,啃著香香甜甜的月餅,聽老人講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的故事,這是我們兒時的一種享受。

  步入中年,進入新聞圈,上世紀60年代中期,我認識了省電臺文學編輯徐兄,徐身子精瘦,舉止文雅,乃帶眼鏡的“小資”,擅長散文詩,頗有生活情趣。在中秋之夜,他邀請三朋四友來家賞月,談談詩詞歌賦後,把幾種風格各異的廣式月餅切成小牙,放在盤內,扎上牙籤,請大家品嘗。然後他向客人介紹:這種月餅油光閃閃,色澤金黃,皮薄鬆軟,它的餡各有特色,除了用蓮子、杏仁、欖仁、桃仁、芝麻外,還選用鹹蛋黃、叉燒、燒鵝、冬菇、冬瓜糖、蝦米等等二三十種原材料,這幾年又發展到用鳳梨、榴蓮、香蕉等水果,甚至還使用鮑魚、鱷魚肉、乾貝等名貴原料,那就不是進入百姓家了!徐公幽默詼諧,弦外有音。

  蘇式月餅肥而不膩

  外殼香酥,香甜化渣,是蘇式月餅的一大特色,我從小就特喜歡它那脆酥酥、香噴噴的味道。我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向爸爸求證:“為什麼叫“蘇式月餅”?是不是蘇州出的喲?”爸爸笑了笑:“‘蘇’其實是‘酥’的諧音,久而久之,大家就以訛傳訛,以假亂真。‘酥’式月餅的皮是相當香酥的,和普通廣式月餅或者提漿月餅的口感有很大的差別,你慢慢品嘗就知道啦!”長大後,我對好多事情喜歡刨根問底,恰好我的一高中同學在食品廠擔任領導,我曾經向他打聽,他如數家珍地給我介紹起蘇式月餅,他説,這種月餅餡料肥而不膩,口感松酥,花色品種分甜鹹兩種、烤烙兩類。甜的以烤為主,有玫瑰、百果、椒鹽、豆沙等品種,鹹月餅以烙為主,品種有火腿、鮮肉、蝦仁等,其中清水玫瑰、精製百果、白麻椒鹽、夾砂豬油是蘇式月餅中的精品……我嘖嘖讚嘆!原來月餅製作還大有學問呢!家中自製五仁月餅

  上世紀60年代初,有一年中秋,我在武漢出差,對家鄉特別思念,“淚兩行,痛斷腸”,又想起中秋月餅,我在長江大橋附近發現一家糕點鋪,正在熱銷中秋月餅,於是購買了自己喜歡的五仁月餅帶回成都,一家人其樂融融,品嘗後讚不絕口!我家曾經在上東大街一家商店購買過一副木製月餅模具,媽媽決定大膽一試,特別邀請院鄰、耀華食品廠退休職工陳孃作技術指導。用去皮的熟花生、熟瓜子仁、熟黑白芝麻、熟核桃仁、熟大杏仁和葡萄幹作餡心,再經過與輔料加工混合精製後,五仁餡成功了,經過用餅皮一陣捏合,在麵粉裏打了一個滾兒,裝進那模具中成型後,送入微波爐烘烤,5分鐘之後拿出來,在月餅上刷上蛋清和蛋黃攪拌成的蛋液,再烘烤一下,一個個香噴噴、黃酥酥的五仁月餅便出籠了。“好香!好酥!巴適!巴適!” 溫志航

[責任編輯:王偉]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