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顧繡:女中神針 民間藝術瑰寶
松江顧繡:女中神針(匠心)
忻雅華供圖
顧繡是中國傳統刺繡工藝之一,源於明代上海地區的顧氏家族。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松江府文人顧名世(字應夫,官至尚寶司丞)于上海築“露香園”(現露香園路附近)並居住於此。其長子顧匯海之妻繆氏工於刺繡。繆氏接觸了宋代名家字畫後,眼界大開,遂在繼承宋繡的基礎上,創造了超凡脫俗、卓爾不群的“顧繡”。
顧名世長孫顧壽潛擅長畫畫,曾師從松江華亭畫家董其昌。顧壽潛之妻韓希孟既畫花卉,又喜刺繡,尤其繡功十分了得。據載,韓希孟曾飛針走線臨摹宋元名畫,董其昌見後,“嘆以為非人力也”,並在其中一幅作品上題跋。明朝文人譚元春在《顧繡考》中感嘆:“顧繡,女中神針也。”可見,松江顧繡的魅力不在當時海派文人畫之下。
顧名世之後,顧氏家境大不如前,甚至靠出售女眷繡品維持生計。由於顧繡名聲顯赫,明清之後,江寧(今南京)、蘇州、杭州、上海等地的繡品都標榜為顧繡。自清代起,顧繡的針筆線墨技法和用色心得逐漸被江南其他繡種尤其是蘇繡吸納融合。清嘉慶年後,顧繡逐漸衰落,幾至失傳,而蘇繡後來居上。
1922年出生於上海松江的戴明教是一位民間繡女,自幼隨姑母學習刺繡。1934年至1937年, 戴明教在上海松江“松筠女子職業學校”刺繡科學習,師從松江盛姓之師和南通沈壽之徒宋金鈴。除了學刺繡外,戴明教還學畫。松筠女校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開設女子刺繡班,所聘刺繡教師民間聲望極高。顧繡從名門閨媛的盈尺帳幔走向社會傳承的廣闊天地,刺繡科班教育可以説是居功至偉。
從松筠女校學習刺繡後,戴明教一直從事刺繡的創作實踐。自1958年起,戴明教便全身心投入顧繡技藝的研究、總結、探索,並帶徒授藝。她帶出的錢月芳、高秀芳、朱慶華等十多個徒弟,很快就成為顧繡第六代傳人中的佼佼者。戴明教還口述“顧繡針法”,經其兒子記錄整理成《顧繡針法初探》。這本書將顧繡的歷史沿革、藝術特點、針法概要、劈絲配色以及顧繡與繪畫的關係娓娓道來,啟發後學。
顧繡的針法複雜多變,選稿、用料、用針、用線都極為考究。完成一幅繡品要用齊針、鋪針、打籽針、接針、釘金、單套針、刻鱗針等十余種針法,通常要耗時數月。戴明教將家傳技藝與蘇繡針法融合得天衣無縫,完善了顧繡的劈絲、配色、暈染等工藝,其繡品細膩傳神,富麗典雅。
1977年末,戴明教繡出了新中國第一幅顧繡作品《紅蓼水禽》,引起工藝美術界的震動。次年,她的《群魚戲藻圖》開創顧繡作品雙面繡先河,在上海民間藝術界技驚四座。
為了保持顧繡傳統特色,戴明教所選畫稿多以宋元名畫為粉本,如《枇杷繡羽》《柳溪捕魚》等。她的繡品形神兼備,堪與名畫媲美。顧繡所用優質鋼針,長25毫米,直徑0.3毫米,針孔長0.3毫米,寬0.2毫米,其纖細令人嘆為觀止。古代顧繡用線一般劈成8絲起用,現在最細可劈36絲、48絲,絲絲均勻,共有1500多個色號,每色又可分為10-20多種色階。現代工具與古老的顧繡技藝巧妙結合,成就了顧繡藝術的新輝煌。
戴明教將畢生心血奉獻于顧繡事業,使這一民間藝術瑰寶得以保存和傳承。2018年1月,戴明教于上海逝世,留給世人一片用絲線經天緯地的華美空間和一個遠去的深邃背影。
王錦強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