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靠譜嗎? 科學家這麼説
首部國産科幻大片引熱議——
“流浪地球”靠譜嗎?科學家這麼説
作為第一部國産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從影院之內,火爆到影院之外。
有人嘖嘖稱讚,説它把國産科幻電影帶到新高度。也有人“入戲太深”,跟電影中的科學設定較起真兒。
既然大家對其中的科學情節如此上心,我們不妨找科學家們來科普一番。相信搞明白它們,再回味這部電影時,會別有一番意思。
流浪,並非説走就走的旅行
《流浪地球》中最驚天地泣鬼神的想像是,利用成千上萬個行星發動機,幫助地球離開太陽系。這就得説説讓地球離開太陽系需要多少能量了。
“地球繞太陽運作,離開太陽系,要能夠擺脫太陽的引力勢能束縛,所需能量可以計算得到,大概是2.65×1033焦耳。”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周禮勇分析。
而當前人類生産的能源,可以拿全球發電量來估計。據統計,2017年全球總發電量大概是25571 TWh,大約合9.21×1019焦耳。
“也就是説,如果把現階段全球所有的發電量都用來推動地球離開太陽,需要連續工作2.88×1013年,即近29萬億年。而宇宙年齡大概是130億年。”周禮勇説。
總之,帶著地球去流浪,可不是説走就走的旅行。如果行星發動機要承擔這一任務,那得無比厲害才行。
重核聚變,目前只是科幻
在《流浪地球》中,行星發動機實現上述任務,靠的是重核聚變技術。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蒙大橋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核聚變是指兩個輕核素反應,聚合成一個品質素更重的核素。重核只能分裂生成兩個輕於母核的核素。比如,鈾-235裂變後會成品質為95—105的元素。
“從現代核物理知識來看,90號以上的元素有裂變趨勢,10號以下的元素有聚變趨勢。若要重核發生聚變,目前沒理論和實現條件。”蒙大橋説。
看來,這樣的行星發動機,目前只能出現在科幻中了。
《流浪地球》的結尾十分驚險刺激:眼看地球離木星越來越近,情況萬分危急,航太員劉培強駕駛載著燃料的空間站,點燃了木星上的氫氣漩渦。
對此,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張雙南支招説,他有更好的點燃木星的辦法:例如,可以用高功率鐳射器點燃木星,畢竟核聚變反應需要使用高功率鐳射器點火。
“理論上可以,但需要功率足夠強大才行。”蒙大橋分析説,按照這一思路,點燃木星的速度確實更快,但驚險程度就會少了幾分。
專家 點評
淩晨 科幻作家
科幻作品中的科學,更多指的是科學思維、科學方法,而不是現有的科學理論。科幻作品的科普功能,更多是激發公眾對科學産生興趣,而不是對現有科學技術進行講解説明。
可以確定的是,國産科幻電影引起這麼熱鬧的討論,還是第一次。包括科學家在內的很多觀眾對其中的科學情節“揪”著不放。探討過程中,一些乾巴巴的科學問題也變得有趣起來。
儘管帶著地球去流浪並不現實,但它所引發的公眾對科學的關注,已足以令人欣慰。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