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上山入田,來一場農家“海芋戀”

2016年04月20日 15:59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創意農業之路

  海芋花田帶來的商機,不止於此。採摘海芋,沒有一兩個小時是不會罷休的,於是遊客便會留下來用餐,甚至住宿。這樣一來,竹子湖的飯店、水果店、民宿等相關産業,也相繼發展起來。

  不過,去年臺灣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寒潮,不少竹子湖的海芋苗被凍壞了,導致今年海芋減産了一至兩成。按照往年300萬支的産量來算,今年竹子湖海芋只産出約250萬支。

  “以往,約有一半的遊客會買花,平均每位遊客會買走5朵海芋花。如今,10個遊客中,只有1人會買花。”竹子湖海芋産銷班班長白俊頗有些惆悵地説。

  海芋花減産,該如何應對?海芋採摘項目實施多年,是否讓遊客的新鮮感下降?面對這些問題,當地農會又開始思考新課題了。

  今年,竹子湖舉辦了以“伊索寓(芋)言”為主題的海芋地景設計活動,邀請花藝師、當地農民以《伊索寓言》故事為主題,用海芋等花材編制相關場景,供遊客觀賞。他們嘗試著,能否通過進一步挖掘海芋的附加值,吸引遊客,留住遊客。

  記者來到苗榜海芋園,相較不收費的海芋園,這裡多了一些卡通場景供遊人拍照。入園首先要交150元的門票費,而拿著這張門票,在園內消費可抵用100元。因為景觀新奇,人氣頗旺,入園以及在園內用餐,都需要排隊等候。

  對此,有關人士表示,一直以來竹子湖的休閒農業依託海芋花,帶動了種植業、住宿業、餐飲業等相關産業的發展,而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傳統的休閒農業發展模式正努力加入文創元素,朝著創意農業的方向邁進。

  採訪手記>>>

  變是唯一的不變

  老一輩臺灣人認為,白色的花一般用在葬禮上,所以最初海芋花並不受歡迎。然而,如今海芋花是純潔、幸福、純凈的象徵,備受臺灣年輕人喜愛。這説明,只要轉變觀念,就沒有什麼不可能。

  都説農業難做,因為要靠天吃飯。但是,只要轉變觀念,農業發展前景廣闊。以陽明山竹子湖的農戶為例,他們從一開始的單一種植、賣花賺錢,到後來開放遊客下田採摘,發展住宿、餐飲業,每一步的轉型,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思想的轉變。當然,轉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問題,但總有變通的辦法。就如開放遊客採摘後,通過講解採摘技巧、帶著遊客下田等方式,來減少對海芋花的破壞,不僅降低了損失,也帶來了更多的客流。

  變是唯一的不變。去年的大寒潮,影響了海芋花的産量。買花的遊客變少了,怎麼辦?辦活動、搞創意、賣門票,陽明山竹子湖的農戶用行動告訴我們,只要勇於改變、勇於創新,就有機會贏得生機、攻克難關,走得更遠。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