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信陽紅”風暴北京收官 龍潭文心完美演繹

2011年12月29日 09:38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工作人員展示精品“信陽紅”(光明日報記者郭俊鋒攝)

  昨日,“信陽紅風暴”北京論茶活動收官之戰在央視著名主持人汪洋擔綱主持的“汪洋評茶”中推向高潮。至此,自2011年從5月始,繼武漢“江城賣茶”、“上海秀茶”、“福州賞茶”、“廣州品茶”之後,在北京完美落幕。

  本場論茶活動以“信陽紅茶中國紅茶世界紅茶”為主題,信陽市委、市政府邀請到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張家坤,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會長亢崇仁,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著名考古專家、茶文化專家陳文華等重量級專家與汪洋同臺評茶。專家學者們分別就“信陽紅”的價值、歷史坐標、茶文化等方面做了精闢的講解。

  王立群教授的《茶品雜談》妙趣橫生。從對茶品的理解到茶品的由來到茶品的文化闡釋,再到要追求茶中的高品位,王立群教授給大家上了一堂茶文化課。他説,高品位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堅持,是一種精神高度,是一種雅趣,是一種自我需要,是文明的核心內容之一,是長期的效益。出於對信陽紅的偏愛,他向信陽的茶人囑託道,決定信陽紅髮展壯大、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是信陽紅的品位,一定要把高品位作為信陽紅永恒的追求。

  信陽市政協黨組書記宋效忠以《也説茶之源》為題,從茶樹之源、“茶”字之源、飲茶之源對茶之源進行了精闢論述,獨到的見解、專業的考據令大家耳目一新。説起信陽紅,宋效忠脫口而出五大好處:一好好在品質精良,二好好在改變了信陽茶“歷代單傳”的歷史,三好好在給茶農、茶企業帶來了效益,四好好在豐富了信陽茶文化,五好好在孕育了信陽紅精神。“五好”一齣,聽眾一片掌聲。宋效忠還解讀了信陽紅精神,那就是創業創新,善做善成,實幹實效,為民富民。

  作為此次參與活動的企業家,信陽文新茶葉董事長劉文新認為“信陽紅的核心價值在於為民”。論壇上,他以此為題,剖析了信陽紅的研製、生産所彰顯的為民盡責、為民謀利的情懷和理念。

  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是河南省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信陽市茶産業重點龍頭企業,2010年“文新”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原産地域保護産品。文新茶葉多次在國際、國內茶事活動中獲得金獎,銷售收入連續5年保持在60%以上的年增長速度。目前,文新公司擁有2萬畝自建茶葉基地,輻射帶動信陽30萬畝茶園,有5000戶合同茶農,在全國開設147家直營專賣店,318家代理經銷商,産值已達3億多元。

  在探索紅茶的發展之路上,文新公司積極實行“走出去,請進來,樹品牌”的發展戰略。積極引進先進紅茶生産技術和設備,培養紅茶專業生産技術人員。今年4月,文新公司成立紅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聘請西南大學教授、茶葉研究所所長劉勤晉教授為名譽院長進行“高香信陽紅”紅茶研製技術攻關。

  除文心茶葉之外,五雲集團也全程參與了“2011信陽紅風暴”的活動。談到此次參加活動的“龍潭信陽紅”,對於其品質和口感的描述生動形象,讓人印象深刻——“外形條索緊細多金毫,色澤棕潤,內質湯色紅亮,香氣甜香持久,滋味醇厚甘爽,葉底嫩勻紅亮”。

  五雲茶葉集團董事長陳世強告訴大家,信陽作為我國最北的産茶區,一直以生産綠茶為主,主要採摘春季鮮葉加工生産綠茶——信陽毛尖,很少採摘夏秋茶,茶葉産量、銷量和運輸、貯存等受到很大的限制。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到信陽視察時了解這一情況後,當即指出:“同樣的茶葉,閒著也是閒著,不採、不利用就浪費了。很多東西,只要理念轉變一下,就會有效……信陽要加大夏秋茶採摘力度,嘗試開發新的茶葉産品,增加群眾收入,可以開發信陽紅茶加工。”聽過盧書記的一席話,五雲茶葉集團公司迅速行動,以雄厚的實力、先進的設備和過硬的技術,迅速搶佔市場先機,積極響應市場需求,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了“陸羽”牌信陽紅。一個月後,根據市場反應情況,公司又迅速調整戰略,研製開發出了更高品質的“龍潭”牌信陽紅,搶佔了紅茶消費高端市場。

顧客在“信陽紅”展臺前參觀(光明日報記者郭俊鋒攝)

[責任編輯:李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