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新聞背景:閩臺茶業交流合作方興未艾

2012年03月26日 08:58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南投3月25日電 題:閩臺茶業交流合作方興未艾

  中新社記者 陳立宇 劉舒淩

  由福建省省長蘇樹林率領的參訪團正在臺灣進行親情之旅、鄉情之旅。25日上午,蘇樹林一行參訪了南投縣以盛産凍頂烏龍茶聞名的鹿谷鄉,與茶農話茶緣、敘家常,再續、推進閩臺茶葉交流合作佳緣。

  福建茶業歷史悠久,茶類齊全,品質優良。2011年全省茶葉總産量達29.6萬噸,居大陸第一位;毛茶産值110億元人民幣,也居大陸第一位;茶園種植面積317.4萬畝,居大陸第四位。閩臺茶産業交流合作源遠流長。

  由於海峽兩岸政治上的因素,閩臺茶葉、茶業交流一度中斷,直到1990年代初才得以重新起步。1993年臺灣天仁集團的總裁李瑞河到達福建,承包福州農墾茶葉生産基地,成立福建優山合作茶廠,揭開了閩臺茶葉茶業交流合作新的一頁。

  目前,臺商獨資或合資在福建建立的茶葉基地約5.5萬畝,主要生産臺式烏龍、鐵觀音和少量的東方美人、紅茶等品類。其中最大的生産基地在漳平永福臺灣農民創業園,是大陸最大的臺灣高山茶生産基地,號稱“大陸阿里山”,種植規模約4.5萬畝,該基地有茶葉企業48家(個),涉及投資個體490多人,投資額超過7000萬美元,是臺灣茶産業在島外最大的基地,主要栽植臺灣軟枝烏龍、金萱和少量鐵觀音,主産臺式烏龍茶。

  臺灣在福建茶鄉安溪創辦的茶葉企業有40多家,總投資約4000萬美元。主要分佈在該縣的大坪鄉、西坪鎮、蘆田鎮、龍涓鄉等鄉鎮。目前,投資規模較大、經營效益較好的有三和制茶有限公司、鬱泉茶業有限公司和龍興茶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等。在閩投資最大的臺灣茶葉企業為天福集團,于2011年在香港證交所主機板上市。

  近年來,閩臺茶業交流非常頻繁。福建農林大學、武夷學院、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等機構與臺灣高校、研究機構合作開展了茶産業經濟發展模式、海峽兩岸烏龍茶新産品創新及國際化品牌建設等多個課題的研究,並在安溪、漳平、武夷山等地舉辦了形式多樣的兩岸茶業交流活動,如漳平市永福鎮與南投縣鹿谷鄉開展了閩臺鄉鎮結對交流活動,安溪縣舉辦了閩臺茶鄉交流會等。很多臺灣茶商參與歷屆在福建舉辦的“茶博會”等展會,福建也組團參加了兩屆臺灣南投縣舉辦的茶博會。

  據悉,在茶機具方面海峽兩岸可謂各有所長,安溪在空調製茶、恒溫除濕、自動計量真空包裝等技術上有較大突破;臺灣在靜電揀梗、勻堆拼配、精加工流水線等精細化、系列化機械的開發上具有較高水準,安臺兩地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目前臺灣茶葉機械廠商在同安、安溪投資開工廠,主産殺青機、揉茶機、烘乾機等系列産品及其配件;臺灣茶葉栽培技術、加工工藝、文化創意、行銷模式、管理方式對福建的茶企帶去了良好的促進。閩臺茶業交流與合作取得了共贏的效果,合作方興未艾。

[責任編輯:王君飛]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