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山東煙臺果樹苗交會啟幕 上萬果農齊趕“農業大集”

2016年11月23日 16:18 來源:山東農業資訊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9日,一年一度的北方(煙臺)苗木生産資料交易會在市體育公園開幕,北方地區上萬果農同赴“農業大集”。會上,苗木和生産資料交易供需兩旺,專家諮詢處人氣火爆。來自組委會的統計表明,今年大櫻桃苗木最為搶手,需求數量達到歷史頂峰,且栽植“脫毒”蘋果苗木成為共識和趨勢,煙臺蘋果提質升級步入快車道。

  脫毒苗成産業發展共識

  早上8時,記者趕到市體育公園時,附近停車場已停滿了私家車,各進口人山人海,上萬果農排著長龍向著交易會現場慢慢流動,一眼望不到路盡頭。

  “5點鐘天剛亮,我們就往這趕,買點兒苗木,儘早回家。”威海市文登區高村鎮果農陳樹年介紹,這五年來,他準時來參加交易會,每次都不空手,收穫很大。

  龐大的人流均是有需而來,從交易會走出的果農,或肩扛樹苗、或手提肥料,少有人空手而歸。“我這次過來到那兒買了50棵脫毒苗,準備回去把家裏的部分老果樹給改了。”棲霞市楊礎鎮果農宋成賢放下一大捆苗木歇了口氣,“還是脫毒苗好,病蟲害少,但是咱不敢盲目到集市上去買,正好利用這個功夫,來這裡一次買齊。”

  “現在脫毒苗木在煙臺打開了市場,很多人過來諮詢有沒這類苗木,問詢苗木的好處。”市農科院蘋果研究所所長宋來慶説,“脫毒苗木是蘋果發展的趨勢,很多企業都在跟科研院所合作,組建組培室開展研究,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但是知識還需要普及,真假程度也要認真考究。”

  宋來慶介紹,近些年,煙臺老果園改造進入了快車道,優質果樹苗木供不應求,且果樹個性化需求情況明顯,明年市農科院將加大攻關、協作力度,主推甜、脆、酸等差異化品種,滿足消費者不同需求,改變紅富士品種“一統天下”局面,實現品種結構豐富化。

  大櫻桃栽培迎來鼎盛期

  一年一度的苗交會,是未來一年煙臺果業發展的風向標。會上,不少果農直奔大櫻桃苗木而去,産品供銷兩旺。“大櫻桃的經濟效益高,管理省時省力,這幾年我們村估計新發展了上百畝。”棲霞市果農王連英介紹,現在村裏收購大櫻桃的客商要比蘋果還多,價格也一直很好,所以許多農戶轉而發展大櫻桃設施栽培和露天種植,每畝收入都在5萬元以上。

  “從2009年開始,我們院裏承擔國家科技項目,利用4年時間突破了大櫻桃裂果、霜凍等制約因素,全市大櫻桃種植迎來了爆發期。”市農科院大櫻桃研究所所長孫慶田介紹,今年大櫻桃栽植達到了頂點,苗木需求量猛增,預計該趨勢還要持續3—5年時間。

  大櫻桃苗木需求量到底有多大?孫慶田以數據來説明:目前,我市大櫻桃發展面積為35萬畝,全國大櫻桃發展面積200多萬畝,但是根據專家估計、市場反饋情況,全市發展到50萬畝,全國發展到500萬畝,大櫻桃産品也不會過剩。另外由於管理成本相對較低,食品天然綠色安全,出口和電商交易有著很大優勢,會進一步促進大櫻桃行業的興起。

  “這些年,農科院已經研究出包括黑珍珠、福星、福晨等系列早中晚熟品種,滿足了社會需求。”孫慶田介紹,下一步還將在砧木和品種上同時下功夫,力爭拿出更優質的品種,更優良的砧木,護航産業健康發展。

  專家現場問診解疑答惑

  有人奔著苗木來,有人懷揣疑問來。現場,市農科院的專家諮詢攤位人山人海,專家忙不應暇。上午9時許,棲霞市桃村鎮前肖格村一位果農便大步趕到“診病處”,從口袋掏出一個銹跡斑斑、帶有裂口的紅富士蘋果,急切地問:“專家幫忙看下,這是啥原因導致的?”

  果樹專家宋來慶認真地查看過後説:的比較正常,但是裂口很深,初步來看屬於“裂紋病”。病因主要是因水肥供應不到位,土地太乾旱造成,以後要在土壤出現旱情之前,及時澆地。

  看病問診、解疑答惑……果農種植中遇到的各種技術難題,經過市農科院專家現場分析、解答,很快就迎刃而解,讓果農參加一次會,明明白白幹一年。

  此外,為進一步加強全市農資經營誠信體系建設,引導農資生産經營單位樹立守法誠信的理念,規範凈化農資市場秩序,市農業局、市農業生産資料協會在交易會現場開展了煙臺市“十佳農資經銷商”、“十佳農資品牌”授牌儀式,讓農戶用上放心農資,從源頭保證我市農産品品質安全。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