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下種花、種草、種藥材,開發新的植物品種,在暢遊賞景的同時,也能産生經濟效益,更為重要的是解決了周邊村民勞動力就業,有力地助推精準扶貧政策落地。日前,位於懷柔區橋梓鎮前辛莊村的北京平原造林地塊林下經濟産業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啟動,為前辛莊這個低收入村的鄉親們帶來了盼頭。
前辛莊村屬於橋梓鎮的低收入村。往年深秋季節開始,村民們都會閒置在家,生活上沒有穩定的來源。然而今年秋天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早晨6點就起來了,忙著摘花生、採花、壓花,活幹到天黑都幹不完呢。”村民王順説。自林下經濟項目開展以來,村民不僅有了事做,同時也增加了收入。據了解, 該項目是由北京林業大學與懷柔區園林綠化局、橋梓鎮人民政府三方共同打造實施的,投資3500萬元,通過長期用工、臨時用工、孵化合作社等形式,達到幫助貧困村的村民們解決生活困難,進一步帶動區域內産業發展的目的。
據橋梓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整個項目區包括:百草園、園藝園、農耕園、百合園、菊園、玫瑰園六個項目區,林下種植面積475.8畝。其亮點集中體現了科技含量高和對稀有品種的開發、展示,構建了優化喬灌草復層結構複合森林生態系統。其中,菊園區兩個品種已成功入選美國新植物品種庫,後期可大規模用於城市、庭院等園林裝飾;在節點設計和管理模式上,採用了高架灌溉技術,灌溉輻射範圍約100米,較平常灌溉方式可節約用水60%左右。
截至目前,北京平原造林地塊林下經濟産業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林木管護配套設施已初步完成,園區內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據統計,項目啟動5個月以來,已為前辛莊村村民提供就業日均崗位120個,累計雇傭本地勞動力9000多人次,直接發放勞務費用100多萬元。項目預計,三年內幫扶建立專業合作社3家以上,孵化培養特色企業10家以上。
此外,北京平原造林地塊林下經濟産業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的“林+花”區域,計劃明年春天正式向遊人開放,預計可解決勞動力就業60人,每人年均收入可達3萬元左右。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