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黑龍江農民市場售糧學會玉米“生意經”

2016年11月17日 08:55 來源:黑龍江農業資訊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幾經聯繫當地的糧食經紀人,黑龍江省望奎縣先鋒鄉坤三村農民鄭玉昌賣了自家的70多噸玉米,“終於松了一口氣”。

  黑龍江省耕地面積廣大,土壤肥沃,連續多年成為中國第一産糧大省,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玉米産區,今年玉米的播種面積接近1億畝。

  同樣是賣玉米,今年當地玉米銷售與往年有很大區別。

  2015年之前的近十年中,黑龍江實行了多年玉米臨儲政策,即“托市”收購。黑龍江省生産的大部分玉米,都作為臨儲玉米被賣進糧庫。少部分玉米進入貿易市場。

  而今年,包括黑龍江在內的東北四省區,將玉米臨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糧庫不再收購臨儲玉米。這意味著東北地區的絕大多數玉米將走向市場。

  “最大客戶”不收了,今年玉米賣給誰?據黑龍江省糧食局統計,當前黑龍江玉米收購主體是省內玉米深加工企業和貿易企業。這與往年形成鮮明對比。

  近日在黑龍江省肇東市的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門前看到,滿載玉米的挂車一輛挨著一輛,綿延數公里遠。

  據肇東市副市長閆德久介紹,當地兩家玉米深加工企業分別於9月下旬和10月上旬開秤。截至10月31日,這兩家深加工企業已收8.7萬噸玉米。

  除了深加工企業外,糧食貿易商也活躍起來。在黑龍江省青岡縣萬倉經貿有限責任公司門前不遠處就能看到“收玉米”的大牌子。院內的烘乾塔冒著熱氣,正在烘乾新收的玉米,準備發往南方。

  今年玉米價格也有變化。“去年每斤玉米7毛多錢,今年每斤只賣到5毛錢。”鄭玉昌告訴我們。

  “好在及時下發了玉米種植者補貼,一斤玉米能找回1毛多錢。”鄭玉昌説。

  有關專家分析,玉米價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民種玉米收入,但可以通過補貼等其他方式適當增加農民種糧收入。

  業內人士表示,玉米價格下降,有助於促進黑龍江乃至東北地區玉米向南方的流通和貿易,對於活躍國內玉米市場,提高玉米的國際競爭力具有積極作用。

  對於不能及時銷售的玉米,一些地方政府正在通過擴大財政補貼等方式,支援農民科學儲存。“今年肇東推廣了1700套科學儲糧倉,幫助農民科學儲藏。只要500多元,就獲得了可容納20萬噸玉米的科學儲糧倉庫。”肇東市副調研員王久森説。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