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山西山陰縣:調整種植結構譜寫惠農樂章

2016年10月24日 15:57 來源:山西農業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年來,山陰縣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著力抓基地建設,抓龍頭培育,抓市場行銷,抓服務引導,推動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工作,加快實現從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的轉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激發種植戶的熱情。

  糧改飼成效顯著。全縣基本形成了以全株青貯玉米、旱地寬幅滲水地膜穀子、乾果、中藥材、蔬菜為特色的農業生産佈局。2015年完成糧改飼全株青貯玉米種植10.5萬畝,實施收貯全株玉米青貯飼草31.5萬噸,解決了3.7萬頭産奶牛的青貯草飼喂問題。今年以古城鎮、馬營莊鄉等奶牛養殖核心區為中心,輻射帶動周圍川區鄉鎮,通過土地流轉、土地承包和訂單農業等三種形式,對具有灌溉條件且地形平整的土地,進行了整合,推廣種植了優質全株青貯玉米13.5萬畝,預計可收貯全株玉米4.7萬噸,解決全縣4.5萬頭産奶牛全部飼喂全株玉米的問題,促使川區奶牛核心區實現“穩定數量、增加産量、提高品質”的目標。全縣已初步形成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農業産業化格局。

  種植滲水地膜旱地穀子。在省農科院有關專家的精心指導下,去年,在鄉村示範推廣種植旱地寬幅滲水地膜穀子1.2萬畝獲得成功。2015年9月29日,由省農科院、省農業廳、省農業種子總站、山西農業大學等單位的7名專家組成測産組,測得山區吳馬營鄉屯港村種植的晉谷33號測單産466.5公斤/畝,坡區甘莊村種植的晉谷21號測單産625.1公斤/畝;平川區北周莊鎮鄭莊村種植的張雜谷5號測單産836.1公斤/畝。今年該縣種植穀子5.5萬畝,其中推廣旱地滲水地膜穀子2萬畝,涉及7個鄉鎮52個村。為了提高農民種植旱地滲水地膜穀子的積極性,縣農委為全縣穀子種植戶,爭取到每畝滲水地膜補助40元的資金扶持。縣扶貧辦對涉及到的204戶貧困戶,給予每畝40元的作業補助,併發放2MB-1/4鋪膜播種機具57台。目前,全縣示範推廣種植的穀子平均株高達1.5米以上,穗長30釐米左右,豐收在望。今年,預計畝産800斤左右,比傳統種植每畝增産70-80%。同時,通過與“百匯農珍”電商合作,採用訂單農業的方式,按保底價每斤2元收購,畝增收1000元左右。

  乾果業及中藥材産業發展良好。乾果業産業方面,今年在後所鄉、張家莊鄉、北周莊鎮的合作社扶持大接杏、蘋果等1000畝,每個合作社補助7萬元。中藥材産業方面,依託“中藥材崛起工程”,扶持發展中藥材種植1500畝,補助60萬元。現在山陰縣種植的中藥材品種有:柴胡150畝(下喇叭鄉織女泉村)、板藍根100多畝(北周莊新岱岳村)、枸杞1500畝(馬營莊鄉小柴棚村、馬營鄉)。

  農業安全監管到位。以“農産品品質安全、農資安全”為重點,建立農産品品質安全可追溯體系,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産,著力抓好“三品一標”産地産品認定認證和監管,積極開展種子、農藥、飼料等專項整治和農産品的抽樣監測,加強源頭治理,強化監管,切實把好農産品食用安全最後一關,形成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覆蓋的監管制度,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