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山東:城裏手機打車鄉下搶單收麥

2016年06月23日 13:48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戎寧薛海波

  今年麥收期間,因連續降雨,山東省嘉祥縣梁寶寺鎮高莊村種糧大戶高傳印在麥收前聯繫好的收割機沒有按時到來。眼瞅著地裏的麥子要收割,高傳印卻沒有太著急,手機上一款叫“靠譜作業”的軟體幫了他的忙。

  高傳印的兒子高蘇軍用手機在該軟體上輸入自家80畝的小麥畝數、50元/畝的期望價格,發佈出需求資訊。平臺根據高蘇軍的地理位置推送到半徑20公里內的註冊農機手手機上,不到20分鐘,就有3個農機手搶單成功。經過比較價格,高傳印最終選定了農機手曹正濤。

  手機下單跳過了以往經紀人的中間環節,收割價格較往年有所降低。“這兩天預報又要下雨,大家都急著收麥子,機手不好聯繫。”高傳印説,“真沒想到用手機這麼快就能找著機器,一畝地還能少花5塊錢,我這80畝地算下來省了400塊錢呢。”

  對農機手來説,通過手機搶單再作業,讓他們更省心。給高傳印收割小麥的農機手曹正濤是嘉祥縣光明農機作業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從事跨區作業已有10多年,自己有三台小麥收割機。

  往年曹正濤都是從河南收到山東嘉祥就不再往北去了,今年他決定繼續往北作業。“平臺上有各地機收作業的實時進度,我就知道往哪兒跨區作業能掙著錢。提前搶好單,到了就可以直接幹活,作業畝數比原來多了不少。”曹正濤説,“原來都得找當地經紀人,他們每畝地提成5塊錢,現在這個錢省下了,掙的比原來還多了不少。”

  種植戶和農機手雙方除了在該平臺上實名制認證以外,還需要繳納當次作業金額的10%作為保證金。“如果機手搶單了,但沒有按時來收割,或者種植戶虛報收割面積,保證金就可以在一方爽約時,另一方獲得一定的補償。如果交易順利完成,保證金將全部退還給雙方。”開發“靠譜作業”平臺的易田網路科技公司山東區域經理楊進文説。

  目前,“靠譜作業”平臺上已經有註冊種植戶12萬戶,農機手5萬名。平臺自4月5日上線以來,截至6月15日,已有260余萬畝小麥通過手機下單的方式找到作業農機。“在這個平臺上種地大戶發佈需求資訊、農機手線上搶單,解決麥收資訊不對稱難題,農民告別上路攔車,機手也不會扎堆搶活。”楊進文説。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