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國農業經濟景氣指數報告發佈——
季節波動特徵明顯 結構優化有待發力
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
農業景氣監測預警結果顯示,2016年一季度,中國農業經濟景氣指數為100.4點,延續溫和“換擋”走勢,整體仍處於景氣區間;中國農業經濟預警指數為93.3點,繼續在顯示平穩的“綠燈區”運作。
景氣分析結果表明,一季度,三大主糧種植意向基本平穩,農業生産形勢良好;受生豬和蔬菜價格上漲的影響,農産品價格漲幅繼續提升;農産品價格的上漲對終端食品消費産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不過,農産品出口形勢有所改善,務農收入實現平穩增長。
中國農業經濟景氣監測預警結果顯示,2016年一季度,中國農業經濟景氣指數(以下簡稱“農經景氣指數”)為100.4點,比去年四季度低0.9點,延續溫和“換擋”走勢,整體仍處於景氣區間;中國農業經濟預警指數(以下簡稱“農經預警指數”)為93.3點,比去年四季度低6.7點,繼續在顯示平穩的“綠燈區”運作。
延續溫和“換擋”走勢
一季度,農經景氣指數(2003年增長水準=100)為100.4,比去年四季度低0.9點,考慮到近幾年農經景氣指數年內季節性波動較為明顯的特徵,與2014年和2015年一季度農經景氣指數相比,分別低0.3和0.4點。在宏觀經濟繼續“換擋”的背景下,農業經濟景氣也延續了此種態勢。
構成農經景氣指數的6個指標(僅剔除季節因素,保留隨機因素)中,與去年四季度相比,農民經營性收入和農業勞動生産率增速有所加快;農産品出口由同比下降轉為同比增長;農業生産、農業投資和財政農林水支出增速不同程度放緩。
進一步剔除隨機因素後,農經景氣指數與未剔除隨機因素的指數值基本持平。
一季度,農經預警指數為93.3,比去年四季度低6.7點,繼續在平穩的“綠燈區”運作。
在構成農經預警指數的10個指標中,位於“綠燈區”的有6個指標,分別為第一産業增加值、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經營凈收入、農林牧漁業固定資産投資、穀物及製品進口額、農産品生産價格指數和農業生産資料價格指數(逆轉);位於“紅燈區”的有1個指標,為豬料比;位於“淺藍燈區”的有2個指標,為糧油食品零售額和農林水財政支出;位於“藍燈區”的指標有1個,為農産品出口額。
從燈號變動情況來看,一季度,在10個監測預警指標中,糧油食品零售額和農林水財政支出均由“綠燈”降為“淺藍燈”;其餘8個監測預警指標燈號不變。上述結果表明,終端零售額以及財政中農林水支出增長的放緩是一季度農業預警指數下降的主因,不過,總體來看,農業預警指數仍處於平穩的運作區間。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