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核果類果樹育種及高效栽培技術3年推廣300多萬畝

2016年02月02日 10:08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科技日報訊(記者魏東 通訊員楊宇)“杏十年九不收”、“櫻桃好吃樹難栽”。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學森等人率領的課題組歷經30年,對這些難題開展聯合攻關與整合示範,取得了重大突破。日前“核果類果樹新品種選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榮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杏抗旱性強,是我國重要的生態經濟林樹種;甜櫻桃是“春果第一枝”,經濟效益突出。但我國這些核果類果樹産業一直存在品種結構不合理、野生資源瀕臨滅絕、早熟品種和遠緣雜種胚敗育等制約難題。為此,課題組圍繞核果類果樹自然群體系統評價與優異種質挖掘、高效雜交育種技術創新、優異種質創制與新品種選育、配套高效栽培技術研發等方面開展了聯合攻關與整合示範。在資源評價與挖掘的基礎上,課題組發明瞭“利用遠緣雜交創造核果類果樹新種質的三級放大法”,實現了桃杏及甜櫻桃歐李等核果類果樹6個種屬間的遠緣雜交,研究提出了雜交育種的“連被去雄法”及“早熟杏和甜櫻桃胚培育種技術”,創建了有性雜交與胚培有機結合的高效育種技術體系,育成了從極早熟到極晚熟的核果類新品種8個。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