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大蒜價格直逼豬肉,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貴族菜”。近日,多地農貿市場上的大蒜零售價每斤超過了10元。據官方的數據披露,這個冬天剛開始,全國的大蒜幾乎都在漲價。相關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大蒜的批發價也已漲至12.5元/公斤,今年漲幅達到了69%,創出歷史新高。
“蒜你狠”再次襲來,甚至超過了豬肉價,這不得不讓人産生對“菜籃子”的擔憂。特別是隨著大蒜價格越來越高,一些農戶又開始大面積種植大蒜。種植面積越來越多,勢必會使大蒜在下一週期會遭遇大跌。就像去年生薑的價格十分高,變成了“姜你軍”,而今年春季生薑的價格大跌,變成了白菜價。從而陷入忽漲忽跌、潮起潮落的怪圈。不管這些生薑、大蒜等價格是高還是低,不穩定的價格都對民眾生活不利,最後受傷的還是普通百姓。
“蒜你狠”再次襲來,暴露出一些地方在農産品的生産組織、引導和市場預判等方面的缺位。菜農雖然他們對種植比較精通,但他們缺乏對市場的研判,他們容易跟風種植。雖然這幾年,一些地方成立了農業合作社、搞産銷對接等,但這種鬆散的合作組織和産供銷對接渠道都是十分脆弱的,政府部門也幾乎都未能在價格出現嚴重波動之前向農民傳遞一些指導性的有價值的資訊。
對農産品價格,需要關注的不是漲跌本身,而是弄清楚屬於正常漲跌還是非正常漲跌。“蒜你狠”再次襲來,而且十分兇猛,比兩個月前的價格翻了一倍,這説明政府部門沒有十分有效的調控措施。實施集約化規模化生産經營,促進産銷對接,培育行業組織是確保“菜籃子”平穩的重要措施,但許多地方蔬菜種植還是分散種植,這給組織引導、産銷對接等帶來的很大的困難。政府職能部門應當認真研究近幾年“蒜你狠”“姜你軍”頻頻出現的原因,從建立長效機制出發,統籌資源,用超前思維解決蔬菜生産、銷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姜你軍”“向錢蔥”“豬堅挺”等在近幾年幾乎沒有停歇過,每一波農産品價格大幅漲跌的消息都會引發社會廣泛討論。要想減少這些情況的發生,各地要通過有效利用大數據,準確預測和判斷未來的蔬菜生産情況。建立專門的數據平臺,建立起覆蓋主要蔬菜品種的生産、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的資訊監測、預警和發佈機制,通過對大蒜、生薑等種植面積、産量、交易量、庫存量及價格等進行及時有效的監測,強化對這些蔬菜生産、流通和價格走勢的分析預警。另外,建立和完善政府蔬菜儲備機制,應對惡意囤積居奇。降低蔬菜流通成本,杜絕運輸、批發等環節的壟斷,降低菜農種植環節的成本,只有多方發力,才能讓菜價不再傷農,更讓“大蒜價格直逼豬肉”的情況不再傷民。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