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棉花價格真可謂是起伏不定。年初由於儲備棉強烈去庫存預期、內外棉接軌的輪出定價機制等原因,一度將國內棉花價格打入低谷。4月初,2016中國棉花期貨論壇舉行之後,市場形勢發生了逆轉,棉花期貨價格一路飆升,曾經幾次漲停。到了6月下旬,由於儲備棉投放量低於預期,棉花期貨再度拉升,一舉突破了16000元/噸。
據記者了解,新花上市以來,價格也是一路上揚,從開秤初期的籽棉價格每公斤6.3元漲至7.5元左右,部分地區還有接近8元價格出現,皮棉收購成本超過16000元/噸。進入10月份,國儲棉輪出結束,市場重心向新棉轉移。
國慶節前一週,新疆籽棉還出現過一天上漲一毛錢的狀況,節後到現在,籽棉價格卻出現了下跌。那麼,這一次下跌幅度大嗎?是否會影響到棉農收益?
今年國家繼續在新疆實施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2016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水準為每噸1.86萬元,連續三年下調棉花收購價格。
眼下,又到了新棉上市季節,新疆各地棉花收購站正式開秤收購新棉。阿克蘇作為新疆最大的棉花産區,目前部分軋花廠準備開秤,最高收購價在每斤7塊9到8塊1左右,阿瓦提縣豐收一場七連農民田耀峰,這兩天正忙著出售棉花。
田耀峰:我今天拉了一車長絨棉,一公斤賣到7塊9毛錢,根據去年長絨棉價格相比較合理差不多,可是根據今年細絨棉價格,價格偏低,這樣下來長絨棉就增産不增收。
阿克蘇市建光棉業有限責任公司廠長孫銀章向記者介紹了近期的收購情況,他説由於收購價格的上漲,壓力不小。
孫銀章:我們廠目前大概收購了6千噸左右,目前為止每公斤較去年增加了2塊5左右,對我們來説,壓力很大。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國慶節前一週,新疆籽棉出現一天上漲一毛錢的狀況,南疆阿克蘇、巴楚、麥蓋提等地手摘棉收購價達到7.4-7.5元/公斤,阿克蘇西大橋、阿瓦提等地個別軋花廠甚至籽棉最高收購價上調至7.9-8.0元/公斤。到本週初收購均價高至7.6-7.8元/公斤,使得紡織企業苦不堪言。在卓創資訊分析師黃小易看來,造成這一輪新疆籽棉價格上漲原因主要是軋花廠集中開秤、新棉上市推遲等因素。
黃小易:首先,本年度國儲棉輪出於9月30日結束,自9月下旬開始國儲棉成交率一直維持在100%,推動期現棉價相繼上漲。其次,國慶節前是新疆軋花廠集中開秤期,本年度軋花廠産能增加,籽棉總量減少之下,搶收心態逐漸升溫。同時,受天氣及採摘進度影響,新棉上市期有所推遲,更加劇了市場搶收的態度。
黃小易説,今年度新疆棉花種植面積下滑,但單産小幅增加,因此棉花總産量下滑幅度較小。新棉前期長勢良好,8月份開始南北疆氣溫偏低、降雨頻繁,導致棉花生長進度緩慢,雖不影響棉花品質,但使得棉花上市比去年推遲10-15天。
黃小易:軋花廠方面,上半年國內皮棉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內地企業積極赴疆包場,軋花廠簽訂的加工合同明顯增多,導致本年度疆內軋花廠産能過剩,“狼多肉少”的局面成為前期搶購的重要因素。
前期籽棉價格大幅上漲,企業加工的皮棉成本“水漲船高”,一度出現成本與售價倒挂現象,而紡織企業則繼續使用前期採購的國儲棉庫存,皮棉市場基本上沒有實單成交。軋花廠開始限價限量收購籽棉,導致眼下籽棉價格出現下滑。
黃小易:受此影響軋花廠擔憂加劇,同時近期農發行限價以控制風險,近期軋花廠開始聯合限價、限量收購籽棉。因此本週開始,籽棉價格下跌0.1-0.3元/公斤。
由於籽棉價格開始走低,軋花廠近期限價、限量開秤,個別停收觀望等待市場穩定,與此同時,根據紡織企業原料庫存規模計算,10月下旬至11月初將是階段性補庫期。目前仍使用國儲棉配棉為主,儘管庫存逐漸消耗仍需補庫,但迫於皮棉價格較高,近期觀望情緒濃厚,入市採購意願不足。然而這並不影響今年棉農盈利,分析師黃小易。
黃小易:由於節前棉價上漲幅度較大,與前期棉農6.5元/公斤的心裏價位差距明顯,考慮到本年度仍有補貼,因此盈利已成定局,棉農籽棉交售熱情相對穩定,跌價後並未出現大規模的惜售現象。近期棉農積極組織拾花工資源,以加快採摘進度。
目前籽棉價格小幅走低0.1-0.3元/公斤,但折合皮棉成本仍在16000元/噸一線,棉企控製成本心態將繼續升溫,黃小易預計,短期籽棉價格開跌後存在繼續回落的風險。
黃小易:對於後期新疆籽棉市場,卓創認為,10-11月冷空氣頻發,霜期將明顯影響籽棉品質,拉低籽棉價格,因此棉農需加快籽棉采收進度,及早高價銷售。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