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小、散、亂易發食品安全事件

時間:2011-06-14 15:12   來源:解放牛網 新聞晚報

  昨天,上海市2011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啟動,圖為一市民閱讀食品安全宣傳手冊 新華社發

□晚報記者 張鈺蕓 報道

  昨天,由國務院食安辦、工信部、公安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和藥監局九部門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在京啟動,國家有關職能部門、學者專家和企業代表相聚探討我國食品安全問題。與會人士提出,我國食品企業規模小、分佈散、管理亂是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一大原因,在加強國家監管的同時,企業也應該明確第一責任人的位置,生産出安全放心的食品。

  食品行業凸顯“小、散、亂”

  “最近幾年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似乎有我們還能吃什麼這樣的趨勢”在昨天的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提出,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與食品行業“小、散、亂”分不開。

  “我國有一億多的農戶都分散著進行非規範化的生産,而四五十萬家的生産加工企業中,絕大部分規模過小,在這樣農業生産的結構前提之下,做到百分百的食品安全是不現實的。”對於陳君石的觀點,國家食安辦副主任于軍用數據加以證實,他指出,我國農村各種養殖戶有2億多,銷售企業430多萬家,餐飲單位210多萬家,小作坊、小餐飲、小攤點難以計數,而且生産加工企業10年以下的佔80%左右,監管對象數量龐大,從而增加了監管難度。他分析稱,這種生産經營現狀是由我國社會發展階段和經濟發展水準所決定。

  儘管由於我國食品安全基礎薄弱,行業自律約束機制還不健全,企業品質安全控制水準較低,從業人員責任意識也有待加強,政府監督管理不到位,導致食品安全事故不斷,但隨著消費者和媒體保障食品安全的意識,包括維權意識的增加,以及政府部門的監督有所加強,一些長期存在,而一時沒有發現的問題已經陸續暴露出來,目前各職能部門都在加強監管的力度。

  食品行業準入門檻將提高

  “安全放心的食品是生産出來的,不是監管出來的。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副主任劉佩智指出,企業是食品品質安全的第一責任人,食品産業是良心産業、道德産業。

  “違法添加、摻雜使假、虛假宣傳、不當競爭等食品安全事件,均為目無法紀所致。企業是食品安全的主體,是食品品質安全的第一責任人。食品生産經營者嚴格執行各項品質安全標準,自覺遵章守紀,依法合規組織生産經營,這是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基本條件。 ”對於如何做好食品品質安全工作,劉佩奇提出,企業樹立誠實守信、不欺不詐的社會責任意識,達到全社會對食品企業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最大的前提。

  此外,商務部部長助理在論壇上透露,商務部將繼續建立肉、菜流通追溯體系,打造全過程責任鏈條。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中央和城市兩級追溯管理平臺,各試點城市按照統一採集標準,統一編碼規則,統一傳輸格式,統一介面規範,統一追溯規程的要求,在170個屠宰企業、100多個大型批發市場,3000多個標準化菜市場、1400多個大中型連鎖超市、4400多個團體消費單位開展了追溯試點,部分城市已經實現了肉菜的可追溯。目標到“十二五”末,基本覆蓋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則表示,將陸續提高食品生産加工行業的準入門檻,解決我國食品企業小、亂、差、技術薄弱的一些問題。我國幾十萬家食品生産企業,現在有能力拿到食品生産許可證的企業只有十幾萬家,未來準入的標準還會再提高、再嚴格,特別是嬰兒配方奶粉的企業的準入條件。在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方面,國家質檢總局也不手軟。2010年查處食品品質違法案件4.3萬起,有5654家企業的6045張食品生産許可證被登出。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