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交響樂《人文頌》赴臺交流演出  >   精彩圖片  >   正文

在巴黎感受東方文化“心跳”

2013年09月29日 10:43:00 來源:深圳商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巴黎感受東方文化“心跳”

  初秋的巴黎,有一種“中國聲音”讓世界側耳傾聽。

  9月21日,國際和平日。當指揮家張國勇以乾脆利落的手勢結束《人文頌》最後一個音符的瞬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堂掌聲雷動,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人們集體起立,以如潮的掌聲和歡呼聲,為這曲東方的人文頌歌喝彩。

  “全球視野、國家立場、深圳表達”,在第32個國際和平日,這部來自深圳的儒家文化合唱交響樂作品,用西方交響樂的形式與表現手法,將中華文化的價值和光輝展現在世人面前,盪氣迴腸。

  回眸這個難忘的“和平之夜”,《人文頌》就像一部鮮活的“啟示錄”,為中華文化“走出去”提供了不少可資借鑒的經驗。

  啟示1

  “世界語”講述的中國故事

  民族復興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核心價值得到世界的認可與尊重,《人文頌》承載著這樣的期望,希望借助西方交響樂的形式與表現手法,創意詮釋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向世界傳遞中華民族的人生理念和生命態度,將中華文化的價值和光輝展現在世人面前。

  ——《人文頌》總策劃,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京生

  文字要翻譯,語言有邊界,但是音樂沒有國界,它是可以超越民族和國家界限的“世界語”。

  而源自西方的交響樂更以豐富而深刻的表達效果,成為“音樂中的音樂”,用它來詮釋古老東方的智慧,在世界舞臺上再合適不過。

  無怪乎,當法國前衛生部部長羅斯琳娜巴什洛聽到用“世界語”講述的“中國故事”時會深有感觸地説:“我更加了解了中國人。”

  幾位法國觀眾説,他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多數是來自教科書和博物館。“能去孔子學院的畢竟是少數,但交響音樂會卻是我們的‘生活必需品’。”金髮碧眼的巴黎“音之異”合唱團團長兼藝術總監雷奧不無感慨地説。

  在西方交響樂的形式下,《人文頌》講述的是一個來自遙遠東方的“中國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為中華文明的主幹,儒家文化最富人文精神的核心價值,包含著深厚的人文關懷和生命關懷,而這種人生態度也和音樂一樣,沒有國界,不分種族、地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常駐使團尤少忠大使評價的那樣:“《人文頌》用了西方人熟悉的藝術形式來闡述儒家文化思想,作品傳遞了中國文化的核心理念,即尊重人的價值,很好地闡述了‘中國夢’。”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深圳商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