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72%人口缺乏足夠的自然資源
全球72%人口缺乏足夠的自然資源
警示“資源安全”對消除貧困的重要性
科技日報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 可持續性》雜誌26日發表的一項分析報告顯示,在2017年,全世界72%的人口面臨自然資源缺乏的問題。該研究進一步凸顯了國民經濟受自然資源制約的脆弱性,同時警示了“資源安全”對消除貧困的重要性。
隨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日益超過地球生物的再生速度,環境惡化正在加速,如溫室氣體累積、海洋酸化和地下水消耗,其産生的後果是生態系統更新生物量的能力(即“生物能力”)正在成為人類經濟發展的瓶頸。
然而,保持進步、消除貧困需要充足的自然資源,或者國家能以足夠的資金從國外市場購買所需物品。如果兩個條件都不滿足,該國就可能陷入“生態貧困”陷阱——即一國自然資源不足以提供足夠的食物、纖維製品、建材和碳封存等要素。
“全球足跡網路”科學家馬西斯 瓦克納格爾及其同事,此次根據一國在1980年至2017年間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和“生態赤字”(即生物資源消費量超過其自身生態系統能再生的數量),將國家分為四類進行比較,以分析國民經濟受資源約束的情況。
研究團隊發現,1980年,世界上有57%的人口生活在生物資源不足、低於全球平均收入的國家,而全球“生態赤字”僅19%;相比之下,到了2017年,有72%的世界人口同時面臨“生態赤字”和低於平均收入問題,而全球“生態赤字”上升到了73%。研究報告同時顯示,2017年,面臨“生態赤字”的高收入和低收入國家每人平均使用的生物資源分別是全球每人平均可用資源的3.7和1.3倍。
此前研究稱,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生態貧困首先表現為人與自然關係的惡化,這種惡化導致人類因無法再從自然中獲取必需的生存和發展資源而陷於貧困狀態中,最終人與自然關係不斷衰減。
報告認為,經濟發展理論和實踐低估了自然資源的重要性。鋻於此次分析結果,報告建議應制定重塑資源需求的戰略,如提高自然産能和改變消費習慣,從而將國民福祉的優先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