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2001年起,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門就三令五申禁止奧數成績與升學掛鉤,但是奧數培訓機構換個馬甲,依舊辦得“紅紅火火”
“奧數禁令”喊了15年,為何喊不停一個培訓班?
被公認為水準最高的數學競賽——奧數,在我國已經演變成一場“全民奧數戰爭”。
從2001年教育部發佈禁令,規定“奧賽”成績不得與招生掛鉤時起,近年來,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門三令五申禁止奧數培訓,甚至採取各種措施,試圖割斷學生升學與奧數培訓之間的聯繫,但收效並不明顯。
近日,記者在北京調查發現,奧數培訓從來沒有消失,只是披上各種馬甲,改頭換面再出現,尤其在暑假期間,這種培訓班辦得“紅紅火火”。
奧數班換了“馬甲”繼續流行
“ 小學某某同學獲得 杯數學競賽一等獎,某年被 中學錄取”“ 中學高考理科狀元、 中學中考文科狀元某年在這裡上過奧數班”……近日,記者在教育培訓機構最多的北京市海澱區採訪發現,很多培訓機構的走廊、大廳等顯眼處都能看到類似的字眼。
在一家培訓機構內,當被問及是否有奧數培訓時,工作人員立刻拿出幾張“數學思維訓練”“數學思維培訓”等字樣的廣告頁。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考慮到相關部門的禁令,不太方便直接打出“奧數”的名號,但實際上,所謂的“數學思維訓練”和“數學思維培訓”就是原來的奧數。
而在許多地方,奧數甚至連名字都懶得變動。比如在上海,據當地媒體報道,奧數培訓在這個暑假依舊“瘋狂”。許多孩子都報了兩三個奧數班,有的學生居然報了7個班。
其實,隨著近幾年奧數的普及,奧數越來越背離其設置的初衷,在給許多孩子帶來負擔的同時,也透支著一些孩子對奧數的興趣。
2001年教育部發佈奧數禁令後,2010年,北京、廣東、河北、浙江、江蘇等地也陸續採取措施,禁止舉辦奧數班、叫停“奧賽”。今年初,北京市教委又發文明確要求公辦學校“不得將各種競賽成績、奧數考試成績、獎勵、證書等作為學生入學的依據”。
但是,由於缺少必要的懲罰措施和細則,從執行的情況來看,並不樂觀。不僅如此,整個奧數班的培訓還出現了低齡化、超綱化等不良現象。
記者調查發現,本來奧數班主要針對三年級以上的學生,現在的奧數培訓有的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奧數培訓的內容也出現了不科學的現象,許多內容目前都超標超綱,有的讓三年級的孩子學習中學才要求的課程。
北京的趙先生告訴記者,他當年在三年級的時候,曾經參與了奧數的培訓。那時,奧數培訓還是學校的官方行為,並非每個學生都能參加。他當時所在的學校,每個班級只有兩名學生有資格參加奧數培訓,而且還要通過考試選拔。“培訓的內容也被嚴格限定在學生年齡相適的範圍內,決不允許超標超綱。”
升學需要依然是主因
實際上,隨著對奧數的反思越來越多,有關奧數的學習,多位教育家、數學家在不同場合表態稱,在中國,適合學習奧數的孩子大約只有5%左右。第56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隊主教練、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熊斌就曾説過:“奧數本來就不是為大多數人準備的。”
但在實際情況中,大多數家長還是選擇為孩子報名參加培訓。多數家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就是為了衝杯賽,拿名次,增加升入初中名校的機會。
“只要孩子不是特別反對,就給他們報上,除非孩子實在不願意去,那才不會去上。”一位家長的話説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記者調查發現,在許多城市,參加全國奧數比賽如希望杯、華羅賡杯等,獲獎的學生可以優先選擇進入知名重點中學,得獎越多越能增加升入重點中學的機會。即便教育部門已經嚴令禁止學校這樣,但依然有許多學校重視奧數成績,以各種方式規避教育部門的禁令。
在這一過程中,學校也有自己的苦衷。在一些學校負責人看來,優先錄取奧數成績優秀者,也是不得已的選擇。數學成績在某種程度上與孩子的智力水準有正相關性。一般數學成績較好的孩子,智商都比較高,在沒有更好選擇方法時,奧數成績被認為是一個相對科學的選拔方式。尤其是一些受到招生限制較少的民辦學校,更樂於採取這種方式。
記者採訪發現,許多培訓機構也正是看中這一點與名校開展了“緊密”合作,進一步強化了奧數在“小升初”和“初生高”中的重要角色。當然這些培訓機構的加入,也對奧數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亦在其中謀求了巨大的利益。
以武漢為例,武漢市教育局多年前就明令禁止義務教育階段舉行奧數比賽,但最近幾年武漢每年都有10多項賽事舉行。有當地培訓機構的負責人介紹稱,奧數考試費一般在50元左右,一些比賽能吸引約1.5萬學生參賽,僅考試費一項就達70多萬元,除去基本開銷,還能賺60萬元。而且主辦方並不止賺這一筆錢,比賽還有初賽、決賽、全國賽甚至國際賽,可以重復收費,一本萬利。
頻繁舉辦的賽事也帶火了培訓市場,形成了“培訓+比賽”的完整産業鏈。而且,正因為培訓市場已經形成,奧數培訓班的老師們會通過各種方式,誘導家長讓孩子參加奧數培訓。
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參加奧數培訓的學生逐年遞增。據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伍青生在2015年發表的《五年來上海市小學生校外奧數學習狀況調查》顯示:小學生選擇校外奧數課程的比例,在三年級的時候大幅增加,由一年級時(2008~2009學年)的35.27%,大幅提高到三年級時(2010~2011學年)的68.49%,再小幅提高到五年級時(2012~2013學年)的71.25%。
如何讓奧數回歸本源?
瘋狂學習奧數,真的對所有孩子的成長有利嗎?
記者了解到,中國的奧數競賽選拔模式模倣了以色列,小學、初中、高中,逐級淘汰。從概率上來説,小學、初中、高中本來都可以發現一些有數學天分的學生,但是現在“小升初”和“初升高”時,奧數成績與升學機會的緊密掛鉤使得家長和學生過於功利地看待奧數。
國際知名數學家丘成桐也指出,“任何競賽若能引起學生興趣,那是無可非議的,但若僅僅為了應試和加分,這樣的競賽對學生而言毫無益處。”
很多時候,這些學習奧數的學生要不就是過早地消耗了自己對於數學得學習熱情;要不就是雖有天賦,但並沒有長久興趣投身數學研究。不少曾經經歷過奧數訓練的年輕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都表達了對當年學習奧數的後悔,有的甚至用“噩夢”來形容當時的情形。
與此同時,那些早期沒有顯露出數學天分、但對數學有興趣的學生卻沒有機會得到支援。即便在競賽中獲得很高名次的高中生,如果不繼續進行系統的數學學習,也很難在數學方面有多大的建樹,更不用説小學生了。
隨著各地相繼取消奧賽獲獎者高考保送資格及奧賽高考加分,奧數學習的功利誘惑正在被弱化,但在重點城市的“小升初”、“初升高”招生中,“奧數熱”降溫並不容易。因此,有專家建議,要遏制奧數在中小學生中的氾濫,需要繼續剝離奧數不應承擔的責任,同時完善選拔、培養數學人才的體制。同時,僅僅依靠相關部門下禁令是不夠的,這只能治標,均衡配置教育資源、改革中考以及“小升初”和“初生高”制度才是治本之策。
來源:工人日報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