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學者:少子化趨勢難改 人口負增長恐提前

2016年02月02日 11:08:0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官方預計2030年人口負增長,但多位人口學者擔憂可能提前到2023年左右

  王羚

  中國民眾整體生育意願走低,三孩以上超生人口每年不足百萬,僅佔年出生人口的5%或者更低。這一組數據引起人口學者的普遍擔憂。

  多位人口學者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對中國人口數量和結構的影響可能會低於預期。中國人口負增長有可能提前在2023年左右到來。

  出生人口增長或低於預期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得的數據,目前三孩以上超生的人口數量佔年出生人口的5%左右。按照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1655萬人計算,三孩以上的超生人口只有80多萬。

  這組數據表明,中國民眾整體生育意願確實比較低迷。此前,根據國家衛計委的調查,目前全國城鄉群眾的生育意願為1.93個孩子。衛計委官員也在多個場合表示,全面二孩政策之後,絕大多數群眾的生育意願將可以滿足了。

  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根據衛計委的預測,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後,每年新增的出生人口平均可能達到300萬,到2050年可增加約3000萬勞動力,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人口老齡化進程。自2030年開始,中國人口將進入負增長階段。

  從經濟上看,實施全面二孩將直接帶動住房、教育、健康、家政及日用品等方面的消費需求,刺激擴大相關領域投資,增加就業。據官方援引的估測,新增人口進入勞動年齡後,將使經濟潛在增長率提高約0.5個百分點。

  但就不同人口學者的測算,全面二孩放開對人口帶來的影響可能會低於預期。人口學者姚美雄測算後發現,到2050年,將遠遠達不到增加3000萬勞動力的水準。而由於死亡人口逐年增加,到2023年,年死亡人口就將超過年出生人口,中國人口就將進入負增長,比官方預計的時間點提前了7年。

  人口學者黃文政估算,全面二孩後,出生人口將在2017年達到高峰,峰值估計在1750萬到2000萬之間(僅比2015年的1655萬新增95萬到345萬之間)。然後從2018年迅速開始大幅下滑。“十三五”期間平均每年出生人口預計將介於1600萬到1850萬之間。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顧寶昌分析稱,考慮到全國9000萬全面二孩的目標人群中,40歲以上的育齡婦女佔50%以上;再加上目前民眾整體生育意願較低,全面二孩政策能夠增加的出生人口將會低於預期。

  顧寶昌曾在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後在全國多個省市進行調研,結果發現各地反應都比較平淡。有不少符合政策的夫妻因為擔憂養育成本、影響女性就業以及無人幫助照看孩子等原因放棄生二孩。

  “我的擔心是,和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遇冷一樣,全面放開二孩的政策可能會再次遇冷。如果真是如此,那麼中國生育水準在未來繼續下滑就在所難免了。”顧寶昌説。

  少子化趨勢難改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1月初在《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説明》中強調,當前,我國人口結構呈現明顯的高齡少子特徵,適齡人口生育意願明顯降低,婦女總和生育率明顯低於更替水準。少生優生已成為社會生育觀念的主流。

  這是中國領導人近來首次對高齡少子化的人口新常態做出明確闡釋。根據人口統計學標準,一個社會0~14歲人口占比15%~18%為“嚴重少子化”,15%以內為“超少子化”。歷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國0~14歲的少兒人口占比呈現令人吃驚的銳減態勢:1964年為40.7%,1982年為33.6%,1990年為27.7%,2000年為22.9%,到2010年已經降為16.6%。值得警惕的是,這種減少的趨勢還在持續。

  人口學者梁建章認為,中國人口正在加速老化中,這种老齡化與其説是老年人太多,不如説是年輕人太少的緣故。而一個國家年輕人口過少,將會極大地遏制其創新能力,繼而影響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統計,2015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連續四年下降,並且30多年來首次出現了流動人口的減少。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分析稱,中國2015年GDP增速創25年新低,與流動人口減少有很大關係。而勞動年齡人口減少正在從供給和需求兩側掣肘經濟增長。

  姚美雄認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根本原因是人口進入新常態。而作為對策,全面二孩政策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生人口,增加未來勞動力供給,緩解未來養老壓力。

  他同時稱,全面二孩政策起到這些效果的前提是,必須有一定數量的目標人群真的生育了二孩。

  讓願意生二孩的人敢生

  北京市正在備孕的張女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她今年40歲,兒子已經13歲,多年來她就渴望再要一個孩子,可是身為北京一家重點學校的老師,她一直沒敢要。現在政策放開了,她雖然在備孕,但是心裏一直很糾結。

  “現在學校裏一個蘿蔔一個坑,我真擔心生孩子回來之後還有沒有我的位置。還有,我這個年齡,想想懷孕、檢查、生孩子、養孩子這一系列的麻煩事,真有點打怵啊。”張女士説。

  很多備孕二孩的女性都有張女士類似的擔憂。姚美雄認為,現在政府應該儘快採取各種有效的鼓勵措施,打消群眾的顧慮,讓願意生二孩的人真的敢生。

  姚美雄建議,首先應該延長産假到6個月,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再生育的壓力。但從目前各省正在修訂地方《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情況看,還沒有一個省份能達到6個月産假,一般産假長度多在3~4個月。

  除了産假之外,減稅、減少教育支出也是鼓勵生育的措施之一。據媒體報道,剛剛結束的上海市兩會上,臺盟上海市委提交提案,建議給二孩家庭減收個人所得稅,同時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範疇,通過降低養育成本鼓勵育齡夫妻生育二孩。

  顧寶昌建議,為了避免中國人口在未來陷入更大的危機,在鼓勵按政策生育二孩的同時,應該進一步放開生育限制,准許群眾自主生育。

  姚美雄、顧寶昌等學者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三孩以上超生人口每年不足百萬,對於全國13.74億人的總量來説,不足千分之一,是個很小的數字。是否有必要為這些人口花費巨大行政成本進行社會撫養費徵收等工作值得商榷。

  國家統計局的人口數據顯示,過去多年來,超生人口中絕大多數為二孩超生,三孩以上的超生人口比例很低。東南沿海某省份的一名官員對記者透露,該省年出生人口中三孩以上僅佔總出生人口的3%左右。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人口學者王廣州告訴本報記者,根據統計,三孩以上超生人口約佔全部出生人口的5%左右,根據省份不同和年份不同,這個數字是波動的。四孩以上更少,估計不到全部出生人口的百分之一。

  顧寶昌認為,整體民眾的生育意願已經發生巨大變化,80後、90後生育意願較前更有下降趨勢。在這樣的形勢下,少量家庭生育多孩正好彌補了部分家庭不生育或者生育一孩的不足,從整體上和長遠看對人口結構是有利的。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