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王曉東: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2018-02-05 19:53: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字號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部署,強調“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産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産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1月30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同志指出: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係和內在聯繫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其中,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實現市場準入暢通、市場開放有序、市場競爭充分、市場秩序規範,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

  一、市場體系建設在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關鍵在於推進“六個體系”的建設,包括産業體系、市場體系、收入分配體系、城鄉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全面開放體系。而現代化市場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對於其他五個體系乃至整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代化市場體系促進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建設。構建産業新體系要求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制,現代化市場體系有利於應用基礎研究的産業化過程,在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發揮仲介作用,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此外,現代化市場體系還有利於智慧財産權創造、保護、運用,有利於企業創新産品的價值實現,在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發揮仲介作用,保證創新的持續進行。

  現代化市場體系促進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建設。收入分配直接涉及利益問題,關係到促消費和擴內需。收入分配的直接表現形式是最終産品在不同經濟主體之間的分配,而影響收入分配的還包括生産資料的分配、社會成員在各類生産之間的分配。以上兩種分配包含在生産過程中並決定生産的結構,最終産品的分配只是上述分配的結果。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準入暢通、開放有序的市場體系有利於提高生産資料與勞動力的配置效率,並進而激發企業生産效率的提升。競爭充分、秩序規範的市場體系有利於實現要素市場與産品市場的公平競爭,實現勞有所得,提升人民在共建共用發展中的獲得感。

  現代化市場體系促進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建設。城鄉區域發展體系建設包括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核心的城鄉協調發展和不同區域的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要求把城鎮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既要“造城”也要“造村”,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然而小規模、低集中的小農戶,與大規模、高集中的現代農業之間,存在時間、空間、資訊等方面的分離,難以實現産銷直接對接。現代化的市場體系則在二者之間發揮仲介作用,分散的小農戶通過市場實現時間、空間、資訊的集合,現代農業通過市場實現時間、空間、資訊的分散,流通企業在這一過程中成為市場集散職能的主要承擔者。區域的協調發展意味著優化發達地區的發展方式,支援資源型地區的轉型發展,加快貧困地區發展。不同區域應立足於資源稟賦特點,形成産業鏈的合理分工與産業結構的合理配置。培育和發揮區域的比較優勢一方面意味著生産要素實現跨區域的自由流動,從而滿足分工對生産要素種類的需求,也使各區域立足比較優勢形成專業化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意味著最終産品能在更廣闊的區域範圍內銷售,滿足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對産品的多樣性需求,從而加速産品的價值實現過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化市場體系在實現生産要素的配置和最終産品的流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仲介作用。

  現代化市場體系促進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建設。市場的規範有序可以直接使高污染、高能耗、生産方式不符合環保標準的企業退出市場。此外,具有綠色迴圈、低碳環保特點的産品需經由市場實現其價值,準入暢通、開放有序、競爭充分的市場體系有助於消費者實現對産品特點的認知,進而促進産品價值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産工藝與生産技術也需借助市場,溢出擴散至其他企業,實現生産方式的整體轉型提升。

  現代化市場體系促進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建設。結構優化、效益提升的開放體系不僅包括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標誌的對外開放,也包括內陸省份、沿海、沿江、沿邊的境內開放;不僅包括針對外資的高水準“引進來”,也包括國內企業的大規模“走出去”;不僅包括商品市場、初級要素市場的深度拓展開放,也包括技術、人才等高級要素市場的深度拓展開放。然而,對勞動力稟賦的依賴容易使比較優勢大量集中于傳統産業部門,很難實現對高級生産要素的充分利用,並轉化為自身的生産和研發能力,並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被迫”處於低端鎖定地位。現代化的市場體系通過調整産需匹配、減少區域間市場分割等方式促進企業對高級生産要素的吸收利用,安全高效的開放體系通過資訊擴散、價值鏈組接等方式推動了企業“走出去”,特別是通過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實現開放體系的效益提升。

  産業體系、市場體系、收入分配體系、城鄉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全面開放體系共同構成了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統一整體。市場體系與其他各體系間有著緊密的、有機的聯繫,在一體推進、一體建設時應當重視其內在聯繫、相互作用。

  二、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市場體系的根本要求 

  市場準入暢通、市場開放有序、市場競爭充分、市場秩序規範是現代化市場體系的題中之義,也是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市場體系的根本要求。

  市場準入暢通包括三方面內涵。首先是開放行業準入,“法無禁止皆可為”,凡是法律法規未明確禁入的行業和領域都應該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凡是我國政府已向外資開放或承諾開放的領域都應該向國內民間資本開放。其次是簡化行政審批,精簡涉及民間投資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規範中間環節、仲介組織行為。再次是拓展融資渠道,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狹窄,民營企業資金鏈緊張,在進入一些風險性較高、資本需求較大的行業時面臨先天困難。健全完善金融體系,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服務,有助於實現中小企業的市場準入暢通。

  市場開放有序一方面意味著深化行業的有序開放,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另一方面,意味著優化區域的有序開放,加大西部開放力度。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此外,“引進來”與“走出去”是對外開放的一體兩翼,“一帶一路”建設對構建有序開放的市場也具有重要意義。

  市場競爭充分應注重統一市場的構建。在區域層面消除地方保護主義的藩籬,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在産業層面打破行政性壟斷,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尤其是民營企業的活力,實現産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

  市場秩序規範應理順不同主體間的競爭與合作關係。就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而言,應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增強金融行業等虛擬經濟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就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而言,優化國有經濟佈局,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支援民營企業發展、推動國有資本做大做強做優,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就傳統經濟與創新經濟而言,既要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同時也要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手段對傳統製造業、傳統服務業進行改造,注重創新經濟對傳統經濟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提升經濟發展品質。

  市場準入暢通、市場開放有序、市場競爭充分、市場秩序規範四個方面內容既各有側重,又彼此聯繫。市場準入暢通意味著企業具有正常的進入與退出機制,有助於開放有序、競爭充分的市場體系構建。市場秩序規範則是市場準入暢通、市場開放有序、市場競爭充分的重要支撐與保障。正如在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過程中要重視各體系間的一體推進,一體建設那樣,構建現代化市場體系也應注意各方面之間的內在平衡和有機聯繫,不可偏廢。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