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網來 輝煌十九大】寫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篇命題文章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全黨一定要深刻認識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性和艱巨性,科學把握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目標和重點,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煥發新活力、邁上新臺階。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如何順應新時代新要求,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造高品質發展的中國經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給出了明確解答。這既是一個重大理論命題,更是一個重大實踐課題,是需要我們必須寫好的一篇大文章。
深刻領會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九大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提出了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全面發展進步的實踐表明,要順利實現“兩步走”戰略安排,就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經濟發展為其他領域改革發展提供重要物質條件,確保黨的十九大確立的發展目標如期實現。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過去長期以來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為標誌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經濟運作中諸如供需結構失衡、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失衡等深層次矛盾與問題凸顯,成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瓶頸。要消除這一瓶頸,就需要從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入手,通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因此,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順應新時代新要求,著眼黨和國家發展大局的戰略部署。
充分把握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本內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首先需要明確其基本內涵。中央分別從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七個方面進行了具體闡釋。這是繼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後,中央用“六個體系、一個體制”進一步明確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本內涵,成為我們做好經濟工作的基本遵循。
其中,産業體系要體現創新引領,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和增長動力轉換;市場體系重在構建公平公正法治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收入分配體系要彰顯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城鄉區域發展體系要推動城鄉、區域間平衡協調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綠色發展體系旨在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永續發展新格局,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舉措;全面開放體系意在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不斷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經濟體制要有利於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釋放制度紅利。上述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各個構成,既有各自的分工與作用,又相互聯繫形成合力,是一個統一整體,要一體建設、一體推進。
突出抓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點工作
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突出抓好的五方面工作。我們要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一新時代命題,謀篇佈局,紮實推進。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是首要任務。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也意味著實體經濟必須強。現代化經濟體系,實體經濟是根基,其他方面工作,都可視為從不同側面服務於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我們必須繼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補短板,強弱項,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著力發揮創新的引領作用。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除了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其他方面工作也必須注重發揮創新的引領作用,以創新驅動引領各方面工作再上新臺階。值得一提的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更需要創新體制機制,藉此調動微觀主體積極性,併為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各個體系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利的制度環境。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與高品質發展緊密對接。推動高品質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高品質發展對經濟發展提出的基本要求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本途徑密切關聯,可以説,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必然途徑。故而,必須把推動高品質發展貫穿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整個過程中,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打造品質強國,推動中國經濟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作者張德勇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