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場宏大的遷徙中,無數人付出了汗水、鮮血乃至生命。
9月6日,剛剛20歲出頭的聶帥和梁恩宇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不幸遇難。當日,他們作為雷波縣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技術人員冒雨前往長河鄉,指導易地搬遷安全住房建設,途經山棱崗鄉田家灣村危險路段時,車輛墜入山崖。
3月8日,7名扶貧幹部在四川樂山不幸遇難,他們在勘察扶貧公路建設項目的途中遭遇岩崩。
人們聞訊趕去救援,在滾滾的煙塵中清理了約160立方米的玄武岩,才挖出兩輛被掩埋的汽車。在完全變形的車中,只見一雙手緊緊地抱著一個文件袋,怎麼也分不開。那雙手是馬邊彝族自治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助理曾德林的,而文件袋裏裝著工程圖紙和項目文件。
那天,他和同事王川、蘇建榮、李志強、鄒楊、江兵、陳世平前去考察,是要研究連通馬邊、峨邊兩個彝族自治縣的公路修建問題。鮮血染紅了文稿,也染紅了七位幹部身下的土地。
扶貧幹部的遇難地。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扶貧搬遷,也是一場文化變遷。山裏與山外、城鎮與鄉村、傳統與現代,迥異的文化互相交融,激蕩著每個人的心。
54歲的張代全被稱為“村裏的司馬遷”。在甘肅省文縣的搬遷安置點裏,記者見到了他。儘管癱瘓在床,他卻被視為尚德鎮豐元山村最心靈手巧的人,現在,雖然沒法再做木工,卻做著一件更讓鄉親們吃驚的事——寫村史。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