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消息(古田記者站 吳澗 楊遠帆)9月15日,在防抗颱風“莫蘭蒂”中,古田縣卓洋鄉莊裏村黨支部書記周炳耀身先士卒,帶領村兩委幹部和村民,以保護村民生命財産安全為己任,靠前指揮,科學救災,使村民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但在抗災過程中不幸以身殉職,享年45歲。
周炳耀同志犧牲後,市縣兩級領導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廖小軍立即作出指示,要求市縣兩級要第一時間看望和慰問周炳耀同志的家屬,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妥善安置好後事。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勝泉受廖書記委託看望和慰問周炳耀家屬,古田縣委書記鐘昌華隨後也看望和慰問了周炳耀家屬。
鏡頭回放到防臺抗災中的一幕幕:
9月13日,古田縣和卓洋鄉部署防抗颱風“莫蘭蒂”工作,作為村支書的周炳耀與村主任劉長務立即按照上級的部署要求,召集村兩委班子開展防抗颱風的各項準備工作。
9月14日上午,古田縣召開全縣防汛抗臺工作視頻會議,周炳耀參會後立即回村,對防臺抗臺工作做了週密部署,將村幹部分為三組進行全面巡查,儘早排除隱患,做好人員轉移安置。
14日晚,他與支委張華忠深入全村所有的隱患點進行了逐一排查,並深入多戶只有老人在家的群眾家叮囑。巡查結束後,與張華忠相約于次日淩晨6時再開展一次巡查,確保工作萬無一失。
15日淩晨5時50分,村支委張華忠撥打周炳耀電話時,得知周炳耀早已起床,並已經提前到達村老人活動中心開展巡查。6時許,張華忠與周炳耀會合後,兩人繼續巡查。
此時的莊裏村已蒙罩在一片暴雨之中。周炳耀在巡查中發現村老人活動中心路邊出現菇棚損壞,竹子、菇筒等堆積物散落下來,堵住了路邊橋墩,導致橋下水流受阻,村邊河流水位暴漲,水位高達3.5米,沒過橋面約0.8米左右,淹過周邊房子達1米多。本來莊裏村地勢就比較低,如果不儘快清理村民張麗翠土房邊被竹子等堆積物堵塞的橋洞,洶湧而至的洪水將會漲得更快,嚴重威脅沿河一帶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特別是位於橋洞周邊的七棟土木結構房子極有可能被洪水沖毀,後果不堪設想!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周炳耀毫不猶豫衝到已被洪水淹沒的橋面,立即開始清理橋洞中的淤塞物。在清理過程中,緊緊抓住堵塞在橋洞的竹子一頭使勁拖拽,而竹竿的另一頭卻纏繞著許多堆積物,在被用力拔出的時候,不幸發生了,瞬間疏通的橋洞形成的急流使得緊抓竹竿一頭的周炳耀一下子身體失去平衡,連人帶竹子落入溪水中,湍急的水流瞬間將他吞噬。隨後跟上的張華忠看見後立即大聲呼救,聞訊趕來的人員隨即開始搜尋,村幹肖祖發撥打110報警、村主任劉長務將情況上報卓洋鄉。
周炳耀被洪水沖走的消息,牽動了市縣領導的心。得到報告後,寧德市委書記廖小軍高度重視,要求古田縣全力組織搜救。古田縣委書記鐘昌華親自坐鎮指揮,要求盡一切力量進行搜救。卓洋鄉第一時間組織人員沿河徒步展開搜救。由於當天雨量大、水勢猛,沿河床地勢複雜,搜救工作十分困難。至早上7時許,周炳耀的遺體在距離莊裏村5公里左右的下游樹兜村境內河道中被發現。就這樣,一個深受村民愛戴的村支書周炳耀為了集體的利益、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獻出了自己年僅45歲的生命。
周炳耀一家7人。父親周新櫃是個老村幹,現已78歲的他仍然經常關心過問村裏的大小事務。妻子劉冬菊體弱多病,腦垂體失調,卻始終無悔支援丈夫工作。26歲的兒子周銘燦已經結婚,去年剛生下可愛的女兒,為增加家庭收入,目前遠赴遼寧務工。女兒周巧蘭今年24歲,已出嫁並在海南務工。兄妹二人對父親積極投入村務工作一向大力支援。
周炳耀同志就是這樣一個土生土長的基層幹部,即是村裏的當家人,又是家庭的頂梁柱。
周炳耀同志愛崗敬業,工作認真負責,熱心集體事業,積極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卓洋鄉正科級幹部彭植棉介紹,周炳耀同志為人正派,深受群眾的擁戴,已經連續三屆擔任村支部書記。
周炳耀勤儉節約,積極為村裏辦好實事,辦好好事。村主任劉長務介紹説,周炳耀與他一起外出跑項目的過程中,他總是節約村集體的每一分錢,時間長了,兩人就形成了這種默契。周炳耀將節約下的每一分錢都用在村集體事業上,他擔任村支書期間做了許多實事。如村內的6條水泥路硬化、3條機耕路建設、村老人活動中心建設和村委會樓整修、全村路燈的鋪設等都是在周炳耀的辛苦努力下,一項項地建設起來,原先臟亂差的破舊小山村如今展現出新面貌。2009年周炳耀當選村支書記時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僅3480元,去年該村每人平均年收入已達12860元,超過卓洋全鄉平均水準。
周炳耀生性善良,一向助人為樂。村民黃文清介紹,周炳耀脾氣很好,在處理村務工作時,總是笑臉相迎、耐心解釋,他經常説:“鄉里鄉親的,什麼事情都好商量,都可以協商解決。”村裏只要有誰需要幫忙,周炳耀從來都會很熱心地去幫助。
村民張煥偉回憶,去年冬天因天氣嚴寒,許多村民家中水管、水錶凍裂,周炳耀發揮自己有安裝彩鋼瓦和從事水電工的技術和工具,自備材料,無償幫助大家更換了損壞的水管、水錶。村民們提出如果不要工錢,好歹也收點材料費,他卻説這些都是我家廢棄的,而事實上都是他花錢購買嶄新的材料。村民張嫩先回憶説,前年下半年他老婆劉瑞花因患膽結石,需要從卓洋鄉衛生院轉到古田縣醫院住院治療,但沒有交通工具而犯了難。周炳耀一聽,二話不説就連夜開著自己的車把他們送到縣醫院,還忙前忙後,直到淩晨才回家;72歲的村民劉正昌回憶説,前年正月,他在寧德市治療腰椎骨質增生,來回都是周炳耀無償開車接送,不僅不收車、油費,還硬塞給自己200元錢。
幾年來,莊裏村在周炳耀的帶領下,鄉風和睦、百姓守法,村裏多年沒有出現惡性刑事案件,村黨支部先後多次被鄉黨委和縣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村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周炳耀同志不顧個人生命安全,在防抗颱風中以身殉職,用生命詮釋了一個基層共産黨員的高尚情懷。他的一生十分平凡,但平凡中體現了偉大和對黨的忠誠,是新時期農村幹部和當前正在開展“兩學一做”的學習典型。是全體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的學習榜樣。
目前,古田縣委已決定追授周炳耀同志為優秀共産黨員,並下發文件,號召全縣基層黨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向他學習。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