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以雷霆手段解決臺灣問題,何須等到2027?

2025-04-03 09:4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臺媒節目截圖)
  2025年才過完四分之一,“2027”突然成了熱門詞彙。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近期在送交“立法院”審查的報告中提到,今年“漢光41號”軍演將首度設定“以2027年共軍犯臺可能行動”為想定發展基礎,並宣稱解放軍進攻的預警時間縮減,“徵候難以明確判斷”,“平戰轉換相對快速與模糊”。
  此前,臺灣當局或臺軍方從未明確預測過解放軍“攻臺時間表”。對於今年明確劃定2027這一時間點,不少前臺軍高層直呼,嗅到了兩岸的硝煙味。緊接著,身兼“臺軍統帥”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悍然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拋出所謂“因應五方面威脅”的“17項策略”,倡狂挑釁大陸,煽動“反中抗中”,阻撓兩岸交流合作,加劇臺海緊張局勢,讓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感受到“戰時戒嚴”正在逼近。
  顧立雄之流為何認為大陸將在2027年採取武力攻臺行動?他並未直接給出答案。但真相並不難猜,顧立雄拾的是美國人的“牙慧”。早在2022年5月,時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就引述兩位前印太司令部司令的看法,宣稱2027年之前兩岸可能會爆發軍事衝突。今年3月,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柯頓也提出,解放軍可能會在2027年“奪取”臺灣。
  顧立雄將美方言之有年的舊結論用在了新軍演的背景設定中,配合賴清德“17項策略”,在島內營造戰爭恐怖陰雲,吹噓臺軍“已做好戰鬥準備”。不過這些狠話聽起來頗有氣勢,卻經不起深入分析。不少臺軍退將在政論節目中揭開了民進黨當局的老底。
  臺軍真的準備好了嗎?答案是根本來不及準備。臺軍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指出,臺軍“經國號”戰機起飛要5分鐘,“幻影”跟F-16要6分鐘,而解放軍的火箭炮、導彈2分鐘就能打到島內,飛機3分鐘就到了,“怎麼去應變呢?”另一位退將栗正傑也表示,以殲-16戰機為例,它的巡航速度為0.95馬赫,3分鐘就可以飛大約52公里,可洞穿臺海24海裏“警戒距離”,臺軍根本來不及應對。
  臺軍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指出,臺軍飛機來不及升空。(臺媒節目截圖)
  臺空軍是島內武裝力量中的絕對精銳,向來以快速反應為招牌,但在解放軍重拳快打面前,還是太慢了!精銳尚且如此,其他部隊的狀況更加不堪。
  島內武裝形同甕中之鱉,被“臺獨”分子寄予厚望的外部干涉勢力情況如何?臺軍前艦長呂禮詩表示,如果美國從西岸聖地亞哥派航空母艦到達臺灣周邊海域,要21天,而且中間不停夏威夷、關島。21天是一個理論值,對臺軍來説已經太晚了,而現實情況更加殘酷,美國總統特朗普把“救援臺灣”的時間問題轉化為距離問題,他表示,“臺灣遠在(美國)9500英里外。它離中國(大陸)只有68英里”。
  美軍航母(圖片取自網路)
  9500英里與68英里,不必計較特朗普的數據從何而來,所有人都能從他口中這組數字上感受到,特朗普根本沒在考慮美軍需要多少天才能趕到,他想強調的是,美軍根本不會去,也沒有必要去
  來不及,是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更為尷尬的是,來了能幹嘛?解放軍的“東風套餐”可以對數千公里外的目標精準打擊,海上的大驅與空中的轟炸機都具備反航母作戰能力,且中美雙方一旦交手,不僅會影響和平問題,還涉及“核平問題”,美方投入與收益嚴重失衡,不能為了一個“筆尖”而掀翻整張桌子,對美方而言是個無需多做考慮的常識問題。
  近期,解放軍位臺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位臺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製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重點實施查證識別、警告驅離、攔截扣押等科目,既有遠端火力對重要港口、能源設施等模擬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又組織山東艦航母編隊位臺島以東海空域,與海空兵力進行艦機協同演練,全面檢驗了部隊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
  解放軍用實際行動證明,以雷霆手段解決臺灣問題早已遊刃有餘,哪需要等到2027?(東部戰區視頻截圖)
  這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必要措施,是懲戒圖謀分裂國家行徑的正義之舉,是對臺海和平穩定和臺灣同胞安全福祉的堅定守護。解放軍用實際行動證明,以雷霆手段解決臺灣問題早已遊刃有餘,何須等到2027?只要一聲令下,解放軍必將利劍出鞘、亮劍臺海,堅決消滅一切“臺獨”分裂勢力!(文/關其行)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