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心繫農民 情灑太行——追記太行山新愚公李保國

2016年05月05日 13:16:04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字號:    

  邢臺臨城縣一萬八千畝的核桃林,漫山遍野。可將“荒山”變“金山”的李保國教授,卻永遠走了……

  農民兄弟淚別恩人:我們要成為你

  “李教授是我們村的大恩人。30年來,他紮根這裡,成為我們村的‘科技財神’。” 河北省內丘縣崗底村村支書楊雙牛説。

  當喇叭裏傳出他的死訊,家裏、街上、果園裏哭聲一片。村民不相信,那個有著“黝黑臉龐、憨厚笑容、粗糙雙手、隨意衣著”的教授兄弟走了。

  李保國去世第二天上午,崗底村村民活動中心禮堂內,莊嚴肅穆,哀樂低回。白花團簇的正中間,李保國的遺像目光平靜而溫和,600多名村民來到這裡,整齊站立,沉痛悼念李保國同志。不少村民紅腫著眼睛,低聲抽泣……

  1996年,李保國跟隨河北農大科技救災團來到崗底村。大洪水剛剛沖毀了村裏的250多畝耕地。看著村支書楊雙牛難過的樣子,李保國悄悄在一個煙盒上寫了個電話號碼,遞給楊雙牛,説:“我可以幫你們富起來。”

  “李老師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30年來,他紮根這裡,成為我們村的‘科技財神’。”作為李保國老朋友的楊雙牛泣不成聲:“他是我們村的大恩人。我覺得,他是累死的。4月6日中午,我們還在一起謀劃崗底的太行山美麗生態大花園建設,探討蘋果深加工項目,沒想到這才幾天的工夫,就再也見不到了……”

  20多年紮根深山,李保國把蘋果樹變成了搖錢樹。從套袋、去袋、轉果,到摘葉、鋪反光膜、施肥,李保國創立了128道蘋果生産管理工序,並印成“明白紙”,讓村民像工人生産標準件一樣生産蘋果。註冊的“富崗蘋果”多次獲獎,並獲得全國馳名商標。如今,“富崗蘋果”連鎖基地發展到太行山的多個縣市369個村,種植面積5.8萬畝,産量超過1億公斤,7萬多名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李保國覺得,這輩子最過癮的是幹了兩件事,一是把他變成農民,二是把越來越多的農民變成“他”。 “我是農民的兒子,見不得窮。”“還有許多山區農民在過苦日子,我必須把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全部貢獻出來。”李保國生前如是説。

  20年來,李保國把崗底村200多農民培養成“永久牌”的果樹專家,成為“全國第一個持證下田的村莊”。 “有人問我你們一年給李保國多少錢?他們覺得不給李老師錢,他不會這麼在村裏搞服務。實際上,他不僅不拿錢,有時還貼上了自己的課題經費。”楊雙牛説。

  不僅僅在崗底村,數十年如一日,他默默幫助了一個又一個小山村。葫蘆峪村、前南峪村,富崗蘋果、綠嶺核桃……李保國用自己的雙手,將這一串閃亮的名字深深地鐫刻在太行山上。

 

[責任編輯:李學磊]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