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英雄鄭成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以武力收復臺灣,結束了荷蘭人在臺灣38年的殖民統治。
鄭成功,是我國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號大木,福建南安縣石井村人。其父鄭芝龍,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組織向臺灣移民,積極開發臺灣島。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21歲的鄭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韋健的召見,頗多賞識,被認為本家,賜他國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稱之為"國姓爺"。1653年(清順治10年,南明永歷七年),南明永歷帝(朱由榔)又封他為"延平郡王"。
清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鄭芝龍降清。鄭成功曾苦苦勸阻,未能阻止,遂率部至南澳(今屬廣東),起 收復赤嵌城兵抗清。鄭成功感到,收復臺灣已不容躊躇,於是召集文武官員,討論進軍臺灣問題。他認為,形勢緊迫,“附近無可措足,惟臺灣一地離此不遠,暫取之,並可以連金、廈而撫諸島”。然後,“廣通外國,訓練士卒,進則可戰而復中原之地,退則可守而無內顧之憂”。於是,鄭成功作出“親徵”臺灣的重大決策。這是鄭成功戰略上的一次根本性轉變,也是一個十分英明而大膽的決策。這對結束祖國的分裂局面,維護祖國的神聖主權和領土完整,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鄭成功在醞釀、討論收復臺灣的過程中,儲備糧餉,練兵造船,偵察敵情,在物資上、精神上作了週密充分的準備。其作戰方針是:首先收復澎湖,作為前進基地,然後乘漲潮之機,通過鹿耳門港,于臺江實施登陸作戰,並切斷臺灣城與赤嵌城兩地荷軍的聯繫,分別予以圍殲,再收復臺灣全島。
收復過程
橫渡臺灣海峽,佔領澎湖群島
1661年陰曆二月,鄭成功率領眾將士在金門“祭江”,舉行隆重的誓師儀式。一切準備就緒,船艦將士集結于料羅灣,候風進發。二十三日,鄭成功親自率領第一梯隊自金門料羅灣放洋,向東挺進。
二十四日晨,部隊橫越臺灣海峽,陸續到達澎湖群島。次日。鄭成功到各島巡視,認為澎湖在軍事上很重要,遂令四位將領留守,自已率軍繼續東征。澎湖到臺灣雖然只有52海裏,但如遇逆風,就十分困難。二十七日,鄭成功率軍駛抵柑橘嶼(今東吉嶼、西吉嶼)海面時,突然颳起暴風,只好返回澎湖。因大風不止,鄭軍攜帶的糧食已所剩無幾。如果無限期停駐澎湖候風,不僅會影響軍心,更重要的是不能按預定日期開進鹿耳門港。
根據鄭成功事先的調查,要順利進入鹿耳門,必須利用每月初一日和十六日的大潮,如錯過時機,就要向後推遲半個月。在這種情況下,鄭成功當機立斷,決定進行強渡。一些將領鋻於風大浪險,力勸鄭成功不要貿然從事,要求暫緩開航。鄭成功果斷地説:“冰堅可渡,天意有在。……不然,官兵豈堪坐困斯島受餓也。”於是,他下令立即起碇開船。
三十日晚,鄭成功親自率船隊冒著暴風雨橫渡海峽。他們同風浪搏鬥了半夜,于四月一日拂曉航行到鹿耳門港外。鄭成功先換乘小船,由鹿耳門登上北線尾,踏看地形,並派出精良的潛水健兒進入臺江內海,偵察荷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