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孫中山“拋棄改良 選擇革命”的思想變革歷程

時間:2011-02-20 11:27   來源:文史雜誌

  孫中山自1885年立下“傾覆清廷,創建民國”的“大志”後,即將自己的主要精力從事于革命。不過,從1885年立志到1895年創建興中會的十年期間,孫中山亦將很大的精力放在了爭取自上而下的改良上。事實證明,在當時的中國,改良之路是不可能救中國的,實踐讓孫中山決心“拋棄改良,選擇革命”,從而實現了思想上的偉大變革。

  一、“借醫術為入世之媒”

  從1883年11月到1886年秋,孫中山先後就讀于香港拔萃書室、中央書院。這個時期發生了多件重大事件,對孫中山觸動很大。1883年12月,中法戰爭爆發,前後歷時三年,其結局是在中國打了勝仗的情況下,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卻接受了法國侵略者的條件,于1885年4月在巴黎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停戰協定”;6月,又訂立了屈辱的《中法新約》。這件事對孫中山刺激尤大。他後來在《建國方略》中追述自己立志於革命之始,即是:“乙酉中法戰敗之年,始決傾覆清廷,創建民國之志”。“乙酉”,即是1885年。

  當時有兩件事深深地打動了孫中山:中法戰爭之中,廣東各地先後爆發了群眾的反法暴動;香港船塢工人拒絕修理法國軍艦,碼頭工人不為法船裝卸貨物,各行各業也因抗議港英政府鎮壓反法鬥爭而罷工罷市。孫中山發現中國人民已經有了相當的覺悟。

  中法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初次破産,同時也進一步暴露了清廷的腐朽與無能,所以孫中山“秘密進行推翻滿清之心愈加利害”了。孫中山不僅是一個革命思想家,而且是一個革命實踐者。他從1885年立志之日起,就開始了革命的活動,“以學堂為鼓吹之地,借醫術為入世之媒,十年如一日”。

  為了“借醫術為入世之媒”,孫中山在中央書院肄業後,決定學醫。1886年秋,經美國公理會傳教士喜嘉利介紹,孫中山到廣州博濟醫院附屬南華醫學校就讀;1887年9月,又轉到香港雅麗氏醫院附設的西醫書院就讀,從此開始了為期五年的大學學習。這一時期,是孫中山思想發展的最重要時期,是其對救國之路的探索時期。

  孫中山進西醫書院學習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通過學習近代先進的科學文化,來改造衰落古老的中國。他所鑽研的範圍,遠遠超過醫學課程的要求。凡有關國利民富的知識,他都潛心研究,還了大量中國古代典籍及西方政治、經濟、科技方面的著作。他博覽群書,手不釋卷,尤愛讀《法國革命史》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在這一時期,孫中山鑽研了大量西方經濟、政治著作,醉心進化論,研究西方各國資産階級革命的歷史和各國政治制度,以從中找出可以借鑒之處,進而運用已學到的西方經濟政治理論、近代科技知識來尋找具體改革的方法。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