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鄧小平生前每年必看的一部電影

時間:2010-09-28 10:36   來源:新浪部落格

  1948年秋,中共中央連續組織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大大加快了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進程。為了把三大戰役搬上銀幕,八一電影製片廠歷時五年拍攝完成《大決戰》。該片公映後,獲得上下普遍的歡迎,在海外也産生良好反響。鄧小平滿意地説:“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這部巨片是如何誕生的?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大決戰》塑造的勇敢但並非沒有恐懼、聰明但時而優柔寡斷的林彪(右一)形象,被認為是影片的一個亮點。

  求真求精寫劇本 全國“海選”演員

  早在1950年代,八一電影製片廠就曾醞釀將三大戰役搬上銀幕,但由於條件限制,最終沒能如願。1986年1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指示將三大戰役拍成故事片。中央軍委經過研究,決定將這一任務交給八一電影製片廠,《大決戰》的拍攝開始啟動。

  本著“劇本不好不拍”的原則,八一電影製片廠于1986年2月成立了三大戰役劇本創作組,由王軍、史超、李平分別負責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三部分影片劇本的創作。為了寫好劇本,《大決戰》創作組查閱了包括當事人回憶錄在內的大量資料,採訪了戰役參加者和有關人士300余人,還實地考察了三大戰役舊戰場。

  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楊尚昆和總政治部主任楊白冰對《大決戰》劇本的創作很重視,多次召見主創人員進行研究討論。楊尚昆對大家説:“《大決戰》拿出來就一定能站住腳,劇本不好不拍,要改就改劇本,不能在將來拍成的影片上改。”

  作為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的主要指揮員之一,林彪這個人物在戲中的分量可想而知。當時有人擔心片中反映林彪會有麻煩,主張不寫林彪。還有人主張,如果要寫就把他寫成反面人物。楊尚昆得知這一情況後,作了重要表態:“劇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寫林彪,那當年東北戰場的仗是誰打的?而且寫林彪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因為他後來不好,就把這個人寫成從頭至尾都壞。”這一表態對於劇本真實地反映林彪,反映三大戰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作為當年的戰友,楊尚昆對林彪的感情可謂一言難盡。據扮演林彪的馬紹信回憶:《大決戰》完成後,楊尚昆在接見劇組主要演員時,急切地問“林彪呢?林彪呢?”當有人指著馬紹信説:“在那兒呢!”楊尚昆便急速上前,緊緊握住了馬紹信的手,抖了又抖,眼裏充滿了複雜的感情。

  經過一番艱苦而又認真的寫作,1987年年底,電影文學劇本《大決戰》終於完成了寫作,進入籌拍階段。八一廠研究決定由李俊出任總導演,楊慶衛為總製片主任,由楊光遠、蔡繼渭、韋廉分別負責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的具體導演工作。

  一部戲的成功與否,演員的選擇非常關鍵。攝製組決定通過“自願報名,試戲選拔”的方式在全國進行“海選”。消息一傳出,一大批特型演員紛至遝來。經過一番緊張的選拔,片中幾位關鍵人物都有了著落。毛澤東和鄧小平的扮演者毫無懸念地落到了古月和盧奇的名下,林彪一角則由馬紹信(原黑龍江雞西市藝術劇院演員)扮演。

  對於扮演蔣介石的人選,經過反覆研究,攝製組最終選擇了在影片《血戰臺兒莊》中有出色表現的趙恒多。而扮演周恩來的人選則選擇了曾在《七七事變》、《四渡赤水》等影片中扮演周恩來的蘇林。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