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記者節:感受島內記者“生存不易”

時間:2012-09-03 10:18   來源:東南網

  9月1日是臺灣記者節,對臺灣上萬媒體從業者來説,並沒有“過節”的概念,諸多記者只能“苦中作樂”,在工作崗位上歡度節日。

  比救災員跑得還快

  臺灣24小時播出的新聞電視臺有七八家,加上近來各式網路媒體的熱絡,記者除了跟進報道當天的大新聞外,還有所謂“獨家”的壓力。中天電視臺的黃惠婷説:“一個禮拜我們要有兩條的獨家(新聞),除了跟大家跑(同樣的)新聞外,還要想其他比較有趣的新鮮議題。”

  而在資深記者洪肇君看來,因為臺灣小、媒體多,往往記者分工很細,所跑轄區一有風吹草動,馬上就要出動,所以一些突發事件場合,一定是記者比消防員、救災員到得快。臺灣媒體從業人員機動性強,現場掌控能力好,能在最短時間找到關係人,了解事情進展。“一些社會案件,比檢調人員更了解情況往往是常態!”洪肇君介紹。而近來,臺灣諸多涉貪、涉黑案件,源頭都是記者的報道,包括最近熱極一時的林益世貪污案。

  與採訪對象相互利用

  以臺灣最為熱門的政治線記者工作為例,和其他大眾讀者一樣,跑政治新聞的記者們上班前,要先看當天的報紙,做好功課,然後趕往新聞最前線。“中廣”資深時政記者繆宇綸説,媒體記者與採訪對像是相互利用的關係,在政治線更是如此。記者和採訪對象互動頻繁,時間久了,熟人熟面,是一種唇齒相依的關係。

  繆宇綸具體説,在臺灣,採訪對象尤其是政界的採訪對象,和記者之間與其説是相互尊重,不如説是相互利用。因為對記者來説,記者需要report(報道素材),被採訪人需要媒體去傳達資訊,進而達到他所需要的目的。

  壓力增大 薪水降低

  據洪肇君介紹,和他從業初期相比,現在“新聞新鮮人”起薪不但沒有提高,反而略有下降。20多年前,他初當記者,月薪近5萬元(新台幣,下同),而現在的新人起薪反倒降至2.8萬至3.5萬元,從業壓力卻大了許多。

  洪肇君介紹,他讀書時,臺灣僅有7所院校開設新聞系,而今臺灣大部分高校都開設有新聞科系,培養了大批新聞科系學生。新聞科系學生除了進入新聞單位,還從事廣告、公關、宣傳等崗位外,還有很多透過新聞單位的歷練,進入政壇、文化界等各行各業。目前,臺灣各界都活躍著新聞人,“副總統”吳敦義、馬英九最信任的友人金溥聰、“金牌”製作人王偉忠等,都是新聞專業出身。(記者 張燕娟) (《海峽導報》)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